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输卵管妊娠发病高危因素及病情相关因子与其主要中医证型,即胎元阻络型、正虚血瘀型及气血亏脱型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并寻找与输卵管妊娠发生破损以及破损期气血亏脱危象相关的因子,以求进一步完善输卵管妊娠病情的预测体系。方法:通过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输卵管妊娠住院病例的病历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出输卵管妊娠各发病高危因素在本病主要中医证型中的构成比,以及病情相关因子在各证型中的均值,分别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对构成比间和均值间的差异进行比较,探讨发病高危因素及病情相关因子与本病主要中医证型的关系。再利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的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输卵管妊娠发生破损以及破损期气血亏脱危象的相关因子。结果:1、发病高危因素:(1)生产史:在气血亏脱组所占比例为52.4%,在胎元阻络组占37.3%,在正虚血瘀组占37.4%。气血亏脱组与其它两组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胎元阻络组与正虚血瘀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流产史:在气血亏脱组所占比例为69.3%,在胎元阻络组和正虚血瘀组分别为59.8%和56.4%。气血亏脱组与其它两组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胎元阻络组与正虚血瘀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异位妊娠史:在气血亏脱组所占比例为7.9%,在胎元阻络组占14.0%,正虚血瘀组占13.7%。气血亏脱组与其它两组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元阻络组与正虚血瘀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盆腔炎史:在胎元阻络组占22.2%,在正虚血瘀组占30.8%,在气血亏脱组为27.3%。胎元阻络组与正虚血瘀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血亏脱组与胎元阻络组、正虚血瘀组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使用宫内节育器:在胎元阻络组占6.9%,在正虚血瘀组为3.8%,气血亏脱组为9.0%。气血亏脱组与正虚血瘀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胎元阻络组与正虚血瘀组、气血亏脱组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盆腔手术史:在胎元阻络组占12.4%,在正虚血瘀组占12.3%,在气血亏脱组占11.6%。三组两两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病情相关因子:(1)年龄:气血亏脱组平均29.76岁,胎元阻络组平均29.03岁,正虚血瘀组平均27.89岁。正虚血瘀组与其它两组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胎元阻络组与气血亏脱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停经天数:胎元阻络组平均49.42天,正虚血瘀组47.58天,气血亏脱组46.82天。胎元阻络组与气血亏脱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虚血瘀组与胎元阻络组、气血亏脱组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血清β-HCG水平:气血亏脱组为7588.1IU/L,胎元阻络组为6217.4IU/L,正虚血瘀组平均3656.8IU/L。正虚血瘀组与气血亏脱组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胎元阻络组与正虚血瘀组、气血亏脱组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血清孕酮水平:胎元阻络组为24.89nmol/L,正虚血瘀组为30.02nmol/L,气血亏脱组为22.29nmol/L。三组两两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妊娠包块最大径(B超测量):胎元阻络组平均3.39cm,正虚血瘀组及气血亏脱组分别为4.27cm和4.60cm。胎元阻络组与其它两组比较,P均<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正虚血瘀组与气血亏脱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Logistic回归分析:(1)输卵管妊娠发生破损的相关因子:妊娠包块最大径(B超测量)、生产史、停经天数与未破损期(对照组)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此三者与输卵管妊娠发生破损相关。其中妊娠包块最大径(B超测量)、生产史的回归系数为正值,停经天数回归系数为负值。其它因子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破损期气血亏脱危象的相关因子:异位妊娠史、年龄(≥28岁)和血清β-HCG水平,在破损期气血亏脱组与破损期正虚血瘀组(对照组)比较,P均<0.05,提示此三者与输卵管妊娠破损期气血亏脱危象相关。其中年龄(≥28岁)和血清β-HCG水平的回归系数为正值,异位妊娠史回归系数为负值。其它因子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生产史、流产史、异位妊娠史、盆腔炎史及宫内节育器这五个输卵管妊娠发病的高危因素,在胎元阻络型、正虚血瘀型和气血亏脱型这三个输卵管妊娠主要中医证型中的构成比具有差异性,说明它们虽同为输卵管妊娠发病的高危因素,但可能造成不同的病理结局。2、年龄、停经天数、血清β-HCG水平、妊娠包块最大径(B超测量)这四个病情相关因子在三个主要证型中的均值存在差异性,说明这四个病情相关因子的不同均值水平可预示输卵管妊娠不同的病情发展结局。3、妊娠包块最大径(B超测量)、生产史为与输卵管妊娠发生破损呈正相关的因子,停经天数为与输卵管妊娠发生破损呈负相关的因子。4、年龄(≥28岁)和血清β-HCG水平为与输卵管妊娠破损期气血亏脱危象呈正相关的因子,异位妊娠史为与输卵管妊娠破损期气血亏脱危象呈负相关的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