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格反对阐释的理论及其在小说作品中的实践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ey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珊·桑塔格是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和小说家。1966年,她发表了论文集《反对阐释》。此文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当时文坛的热烈讨论。在这部论文集中,桑塔格针对当时评论界的批评格局提出了反对阐释理论。这一理论包含两大内涵。首先,它反对对艺术作品作简单化的阐释,尤其是那些心理学的和社会学的简单化阐释。其次,这一理论主张文学批评应该从对内容的关注转化为对形式的关注,倡导读者去注意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魅力。桑塔格不仅提出了反对阐释理论,她还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实践了这一理论。其中,小说《恩主》和《死亡之匣》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作为小说的关键词,“梦境”与“死亡”构筑了这两部作品的主要基调。而桑塔格也正是运用了这人生的两大命题在作品中讨论了人类生命的本真问题,实践了其反对阐释理论。本研究针对反对阐释的理论进行了分析,进而研究了这一理论在桑塔格的小说《恩主》和《死亡之匣》中的实践和应用。
其他文献
郭璞是我国两晋之交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的一生困顿流离,充满坎坷。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之中,郭璞选择了术士身份作为自己的社会身份,创作出包罗万象的作品。诸多学者对其文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