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学视野下的《左传》研究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huanghehuangg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传》一书具有史学、经学、文学三重性质,这使得《左传》呈现出与同时期其他史书不同的文本形态。《左传》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了多种不同的文体。这些文体经过作者的处理呈现出鲜明的特点。每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风格与功能,这也影响到《左传》的整体风格。本文尝试从《左传》的三重性质入手,探索《左传》不同于其他史书的文本形态,同时从文体学理论入手,梳理《左传》中丰富的文体形态及其风格并对《左传》文体的整体特点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从文体的角度探讨《左传》之风格。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梳理了前人对《左传》文体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本文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从《左传》的三重性质入手探索了《左传》的文本形态。《左传》具有史学、文学、经学三重性质。其史学性主要表现在言事相兼的传史方式及以编年体为纲又包含纪事本末体的特殊体例。其文学性表现在写史中加入合理的虚构成分及大量的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的应用。其经学性表现在《左传》最初的写作目的及行文倾向上。正是因为这三重性质,《左传》呈现出独特的文本形态,同时具备史学之真、文学之美及经学之崇善。第二章主要阐明了《左传》文体之特点。认为《左传》蕴含丰富的文体形态,多种文体巧妙融合于编年体框架内,这些文体与礼制密切相关。第三章探讨了《左传》文体对《左传》风格的影响。我们认为多种风格、功能各异的文体使得《左传》呈现出多样的风格。不同使用场合、不同功能的辞令呈现出各异的文学风格。这些优美辞令的形成还与时人重“言”、崇“辞”的观念有关。
其他文献
<正>~~
会议
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到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下称新教材)的修订,从课程标准的理念研讨到教材修改后的实际教学,对数学思想的思考从理论到实践,我们已走过
为探讨以自尊为切入点的绘画团体心理辅导在提升初中生心理耐挫力中的干预效果,将心理耐挫力问卷总分在0-12分的16名初二学生随机分为两组,8人为实验组,8人为对照组。实验组
探讨了数学实验课题研究背景 ;分析了开展数学实验的意义及数学实验的理论依据 ,介绍了数学实验的三种方式 ,归纳出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文学、艺术的自觉时代。在这一时期里,中国传统的美学观正式形成,这对中国美学有着里程碑的纪念意义。作为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既是书法珍
针对25T型客车运用中存在机车供电故障,逆变器及充电机性能不稳、网络信息监控系统故障及空调风量控制器故障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保证通信畅通,减少车辆漏电、减少电磁干扰
早期的峨眉山是作为道教名山而存在的,被称为道教第七洞天。东汉蒲公故事系宋人伪造,峨眉山佛教滥觞于东晋时期高僧慧持入山建普贤寺。峨眉山曾长期处于佛道并存格局,明清以
针对新高考加强对核心素养考查的指向和高考复习“高耗低效”的现象,本文从积累基础知识、学习说理方 法和涵养人文情怀三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讨论学好课本、用好教材在高考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又称产科急性假性黄色肝萎缩,是妊娠晚期特有的致命性少见疾病,临床起病常无特异性,以乏力、纳差、恶心、呕吐、黄疸为主,病情发展快,常因肝衰竭导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