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多相聚合物中微相结构、相互作用及动力学的固体NMR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g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和制备性能优异的多相聚合物材料是现代高分子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中多相聚合物体系的微相结构、相容性、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动力学是直接影响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也是高分子物理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本文以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苯酚(PMMA/PVPh)共混物等多相聚合物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多种固体NMR技术并发展新的检测方法,同时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对多相聚合物体系的相容性、相区尺寸、界面厚度、链间弱相互作用及分子运动等问题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包含以下两部分内容:(一)采用偶极滤波-自旋扩散固体NMR技术研究了具有不同嵌段结构的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两嵌段共聚物SB和三嵌段共聚物SBS)的界面相厚度随温度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在实验温度范围内(25-80℃),含有相同刚性相PS (32 wt%)、不同嵌段结构的苯乙烯-丁二烯的嵌段共聚物的界面厚度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该趋势与自洽平均场理论(SCFT)的计算结果相符;但二者的界面厚度不同,SBS界面厚度大于SB,表明刚性-柔性嵌段共聚物的界面厚度不仅与链段间的相互作用参数(χ)有关还与其分子结构有关,这与嵌段共聚物熔体界面相演化的经典SCFT理论预言不同,这一发现深化了关于嵌段共聚物微相分离的高分子物理理论的认识。(二)以PMMA/PVPh聚合物共混物为研究对象,基于多脉冲相位调制技术,发展了利用化学位移滤波(CSF)结合自旋扩散测定刚性/刚性共混物微相结构的固体高分辨NMR新技术。利用该技术结合自旋扩散方程数值模拟测定了体系的相区大小,并对共混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高分辨二维1H-1H自旋交换谱和13C-1H异核相关谱(HETCOR)检测到该体系中的氢键相互作用位点;并首次结合13C化学位移各向异性(CSA)的量子化学计算及检测CSA的NMR技术(SUPER)研究了该体系中链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和分子结构的空间排布;采用检测13C-1H偶极相互作用的分离局域场NMR技术(PISEMA)还观测到该刚性-刚性体系中由于氢键相互作用导致的局域链段的协同运动。以上研究表明固体NMR技术是从分子水平研究多相聚合物界面相结构、相互作用及分子运动的有力工具,本研究对于多相聚合物结构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聚合物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就多级离心泵设计过程中对泵效率的影响提出见解和建议,保证泵运行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针对农药残毒传统检测系统体积大、灵敏度差和检测速度较慢等问题,设计出一种基于"光转化—化学发光法"的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智能化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整体结构、功能以及软硬件
本论文首次将超支化聚合物与杯芳烃复合在一起,通过自组装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核-壳型超分子纳米载体,该超分子纳米载体的显著特点是能同时包裹两种不同性质的客体分子,并且这两
在分析机床导轨热变形的基础上,为了简明地表述机床导轨的热态控制效果,提出广义热阻的概念,并且建立机床导轨广义热阻虚拟样机,然后在此虚拟样机上,开展没有半导体致冷器控制和有
目的:探讨血清骨钙素的糖代谢调节作用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随机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6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329例,其中190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正常(A组),139例合并SCH(B组)。采集所有患者空腹血用以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骨钙素(O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牵扯的动物疾病也较多,具有较高的复杂性。现阶段我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影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主要针对基层
TTMC100-2立式筒袋泵的机械密封型号是109B-63,靠弹簧和密封介质(工作介质)的压力,在旋转的动环和静环的接触面上产生适当的压紧力,使两个端面紧紧贴合,端面间维持一层极薄的
当前,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及其所涉及的生态、环境、资源、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废物排放对有机合成而言是极具挑战性的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高等院校的学生身体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其在校的学习生活及毕业后的就业,现阶段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