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的家用电器、各种机械、输送机和日用品领域内,以节能、节省资源等为出发点,不断向制品轻量化、经济化、高性能化发展。因此,对基础材料的要求也随之多样化、高级化,原有的铝或铜等单一材料己经不能与此相适应,客观上迫切需求能有大幅度超过上述材料特性和功能的新材料问世。而铜/铝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铜的导电、导热率高、易钎焊、接触电阻低和外表美观等优点,也具有铝的质轻、经济等优点。采用固相复合技术生产的铜/铝复合板,还具有结合面过渡电阻和热阻抗低、耐蚀、耐用、延展性和成型性好等综合性能,可广泛用于电子、电器、电力、冶金设备、机械、汽车、能源和生活用具等各个领域。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铜/铝复合材料的各种生产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目前铜/铝复合板轧制复合技术存在轧制压下率大、复合强度不高、不能直接热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论文通过气氛保护实现了铜/铝复合板的热轧复合,研究了铜/铝复合板的冷轧复合和热轧复合,研究了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冷轧复合和热轧复合工艺参数对界面结合质量的影响。 针对铜表面容易形成氧化膜而难以和铝进行轧制复合的问题,研究了在铜表面镀金属和铝轧制复合工艺,发现在铜表面镀金属Zn能和铝进行直接热轧复合,并且复合板结合强度高于冷轧状态;镀层金属Zn在复合界面上呈脆性断裂,随着压下率的提高,脆性断裂程度越明显,从而验证了裂口机制在铜/铝轧制复合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了扩散退火对铜/铝轧制复合板的成型性能及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扩散退火不能提高铜/铝轧制复合板的结合强度,讨论了退火强化现象没有出现的原因。在提高材料成型性能(弯曲性能)的要求下,铜/铝轧制复合板适合选择高温、短时退火制度,以580℃~625℃,10min以内为宜。 通过气氛保护热轧和对铜表面镀金属轧制的实验结果,研究分析了铜/铝轧制复合的结合机理。在铜/铝复合轧制实验中,裂口机制和嵌合机制均起重要作用,是导致复合板结合强度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铜/铝轧制复合板退火工艺的研究发现,扩散退火并不能使铜/铝复合界面通过原子扩散形成完全冶金结合,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会形成严重降低复合板结合强度的金属间化合物,导致复合板界面结合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