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长一段时间里,写作测试没有能有效提高学生实际写作能力。这种现象的诱发因素很多,但是写作测试的不合理是其中主要原因。 在我国,短文写作长期以来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唯一的主观题,也是六级考试中重要的主观题,占总分的15%。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CET考试设计人员越来越意识到多项选择给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学英语考试委员会也一直探讨着新题型的采用和评分方法的改进,但是至今实践中还无明显突破。本文作者试图将上面改革结合起来并同时探讨采用不同评分标准对不同体裁作文评分效度的影响,努力提高英语作文测试的科学性及实用性。 文中作者首先回顾写作测试历史发展及写作本身的特性,然后结合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两套题材不同、风格迥异的写作任务实例。接着就考试指令的编写方式对所设计的写作任务作详细分析,所设计任务实例兼顾传统及交际性两大特点。 作者认为短文作为一种产出性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思维组织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写作自身的特点,评分的主观性有可能会导致写作测试信度的异常变化,可见写作测试的效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试信度。为了更好的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且使之能适用于大范围考试,作者在巴克曼交际语言能力构想基础上,借鉴“国际英语考试”写作部分的改良性整体评分和《全国英语高考考试大纲》中作文部分评分标准,最终针对本次作文任务设计四套相应的评分标准。 随后作者让大学一年级两平行班的学生分别完成设计好的写作题,并交付四位经验丰富老师批阅,对所的结果进行分析。其间,作者设计一份调研问卷,全部采用结构化问题,在本论文中仅对其结果作定量分析。 英语测试是时代的需要,其主观题的核心部分作文更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随着考试任务、指令、评分方法的逐步完善,写作测试必将对写作教学产生积极的反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