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象教学始于芬兰,作为芬兰基础教育核心课程纲要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自2016年在芬兰全国实践至今,得到了良好的反馈,在国际教育界也备受关注。芬兰的现象教学以跨学科为基石,符合全球经济与社会产业的高速发展,顺应了时代的变化;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依据,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实证。然而,中芬两国在教育资源、课程要求和教学等方面皆有明显不同,在芬兰已日渐走向成熟的现象教学在本土课堂能否展开?在实施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问题?又怎样通过研究进行改进呢?以上问题通过本次行动研究得以解答。本论文依照芬兰的现象教学基本模式,以“健康生活”为教学内容、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展开三轮行动研究,每轮行动研究都按照勒温(Lewin)的螺旋循环模式,每一循环都包含计划——行动——观察——反省四个步骤,在三次行动研究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不断修正。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访谈法对芬兰教育专家、参与研究的老师与学生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收集相关信息;采用文献研究法,对芬兰现象教学有了比较系统与全面的了解,为本研究寻找突破口与有利的研究指导;采用观察法进入教室开展课堂观察,收集现象教学活动的实施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学生现象教学的基本学习情况;最后通过整理与分析来了解现象教学的实施效果与要点。笔者通过三轮行动研究,验证了现象教学在本土课堂的可行性。同时根据三轮行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了现象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实施要点:(1)现象选择要贴切;(2)学时规划要合理;(3)小组讨论搭“支架”;(4)课堂纪律“形散神不散”;(5)评价方法要选择。提出现象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建议,包括跨学科课程开发难度大与教师素养提升空间大。最后提出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