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中致癌芳香胺的快筛系列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97156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围绕纺织品中致癌芳香胺的快速检测,从常规仪器方法和快速检测方法两方面进行探究,重点解决了常规检测方法复检次数高和异构体存在带来的假阳性问题,建立了纺织品中游离态致癌芳香胺的检测方法,并提出了一套显色法测定纺织品中致癌芳香胺的快筛方法。主要结论如下:针对目前纺织品中禁用偶氮染料检出率低而苯胺检出率较高,常规的先采用GB/T17952检测并筛查4-氨基偶氮苯后采用GB/T23344确证的检测模式,样品复检率高的现状,提出了先采用GB/T23344同时筛查23种禁用芳香胺,再用GB/T17952进行准确定性定量的检测模式。对37个偶氮染料阳性样品进行了两种相反检测模式的实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检测方法未出现漏检,检出结果是常规检测模式的3.8-126.9%。对比常规筛查模式,该方法可以节省6-14%的重复检测次数,有效缩短检测时间,节省检测费用。针对目前纺织品中禁用偶氮染料检测中的假阳性问题,本文建立了一套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LTQ/Orbitrap)同时筛选24种禁用芳香胺及其常见的14种异构体的方法。样品经连二亚硫酸钠还原,叔丁基甲醚提取后,以水/甲醇(v/v,9/1)稀释定容,用ZORBAX SB-C18(2.1 mm X 150 mm,5μm)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和甲醇为流动相,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以准分子离子峰的精确质量数和保留时间定性,以提取的色谱图峰面积定量。38种芳香胺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方法检出限为0.5-5 μg/kg。该方法可一次同时实现24种禁用芳香胺及其常见的14种异构体的准确定性定量,大大缩短检测周期,实际样品检测也进一步验证了其灵敏性和准确性。目前,游离态致癌芳香胺的检测方法尚为空白,本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LTQ/Orbitrap)同时测定纺织品中24种游离态致癌芳香胺的方法。样品经二氯甲烷超声提取并稀释后,用ZORBAX SB-C 18(2.1 mm×150 mm,5μm)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以准分子离子峰的精确质量数和保留时间定性,以提取的色谱图峰面积定量。在0.5-500μg/L浓度范围内,24种芳香胺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7.8-105.6%,相对标准偏差为1.6-3.4%。方法检出限为0.5-1μg/kg。应用本方法检测山东地区进出口含氨纶纺织品样品14个,5个样品中检测含游离态芳香胺4,4’-二氨基二苯甲烷,含量范围为0.21-25.6mg/kg。通过对比强碱、强酸、弱碱和弱酸4种还原体系对纺织品中禁用偶氮染料的还原效果,结果发现,采用强碱体系(1 mol/L NaOH溶液+200mg/mLNa2S2O4溶液),煮沸10 mmin,能快速还原纺织品中的偶氮染料。与现行检测方法相比,该还原体系还原效果强,还原时间短,为日常纺织品中禁用偶氮染料的快速筛查提供了借鉴。依据醛与伯胺的反应原理,本文选取最优显色剂,先后对显色剂浓度、酸度、滤纸类型、滴定方法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得到了比现有显色法更加快速有效的新的显色方法,结合本显色方法,本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纺织品中致癌芳香胺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可达15 mg/kg,满足当前法规的要求,实际样品检测结果发现,本方法无假阴性,假阳性概率为32.8%。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可以实现纺织品中致癌芳香胺的快速筛选。
其他文献
激光能够提供局部的高温高压环境,而且加热、冷却速度快,激光法已经成为一种绿色、简易的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但现在激光法制备纳米材料主要采用的是纳秒脉冲激光,其有效作
毒害有机化合物污染对自然生态造成严重危害,对人体健康产生可怕威胁,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公害。控制有毒化学品的污染,治理工厂、生活区产生的污染,以及修复被污染的地下水、海洋和土壤等是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利用零价金属,特别是零价金属铁,在处理环境污染物方面显示了很大的潜能,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有效,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污染物治理技术之一,是目前处理难降解污染物比较热门的领域。本文选取两类毒害有机
学位
羟基磷灰石填充的纳米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广泛。探索有机相和羟基磷灰石界面作用机理无论对理论研究还是指导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缺陷羟基磷灰石具有更高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
目的:观察火针点刺浅静脉放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安全性.方法:将下肢静脉曲张患者7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治疗组34例采用火针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过程中2组均脱落3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