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融合发展研究:以农业银行NJ分行为例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atiedaoxue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技术的每一次发展与革新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渗透金融行业而产生的一种全新金融模式,它改变了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投资理念和金融思维。2013年被称为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多种互联网金融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扎堆出现,创新层出不穷,影响逐步深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剧了金融领域的竞争强度,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对金融领域格局的改变和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商业银行应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板,是值得思考的命题。
  本文就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发展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特征以及主要模式,其次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了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各自的优劣势,并从核心业务、经营模式、服务模式等方面论述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随后指出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具有互利互补关系,二者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并提出了融合路径。再者以农业银行NJ分行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指出农行NJ分行在互联网金融冲击背景下的发展战略选择。最后以农行NJ分行互联网金融融合渠道和产品分析为依托,探讨了农行NJ分行与互联网金融融合发展的现状。文末基于农行NJ分行的发展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政府制定财政,监管或货币政策都会引起不确定性,这就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政府的经济政策,决定着私营部门运作的环境,进而会对经济主体的投资和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危机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中国的经济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经济增速快速回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启动“四万亿计划”
学位
在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中,技术创新是一国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Romer,1990),其对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社会运行机制的发展以及个人生活水平的改善都会产生重要作用。于此同时,中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刘鹤,2018),其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可知,有效地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对中
学位
本文首先根据文献资料分析定义“外国投资”概念的许多方法,并且按不同特征对投入到乌克兰经济中的外国直接投资和乌克兰对外的直接投资流量进行了分析。借助统计方法,按经济活动类型和投资国确定了外国直接投资的结构和趋势。然后分析按投资者的原籍国和行业分列的外国直接投资结构、影响对乌克兰的外国直接投资成本和风险的因素,进行中国对乌克兰直接投资分析和评估并讨论乌克兰和中国在投资方向上的合作战略。此外,进行的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带来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当第三方支付平台以非金融企业的身份开始从事金融业务之后,加速了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但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在业务经营中产生了摩擦与矛盾。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历史、与其他国家互联网金融体系的比较,研究影响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相互关系主要因素,二者以往的相处状况,在二者相互依存、利润目标一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