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氧化物介孔材料由于在光电、催化、传感等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因而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目前,金属氧化物介孔材料主要是采用模板法合成。由于模板法的合成过程较为复杂,合成周期较长,成本较高,而产物结果的可控性又较差,因而难于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属氧化物介孔材料在工业生产中的普及应用。本论文采用溶剂热合成技术,首次以SnCl4·5H2O /尿素/乙醇三元体系为基础,制备了具有介观有序结构的SnO2前驱体。探讨了各种影响因素(如各种试剂的配入量和配比、溶剂热温度、溶剂热保温时间等)对所合成的SnO2前驱体有序性的影响。通过焙烧处理,得到了具有海绵状晶化骨架结构的SnO2介孔材料。利用XRD、FTIR、TEM、BET等现代表征手段对产物的晶型、成分、形貌、比表面和孔径分布等进行表征测试。实验还对三元体系进行了扩展,以AlCl3·6H2O/尿素/乙醇三元体系经过溶剂热反应和后处理工序得到了具有纳米孔结构的γ-Al2O3;以AlCl3·6H2O/甲酰胺/乙醇三元体系经过溶剂热反应和后处理工序得到了具有狭缝状纳米孔结构的δ-Al2O3。本论文提出的三元体系溶剂热反应结合后处理工序制备金属氧化物介孔(或纳米孔)材料的方法,没有使用表面活性剂,合成周期短,合成工序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为大批量生产介孔(或纳米孔)结构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探索了一条可行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