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持燃烧室内火焰的稳定是保障燃烧室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如果燃料在着火后,不能稳定燃烧,则会出现吹熄,回火等问题。旋流是稳定火焰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而旋流器是旋流产生的来源,空气通过旋流器产生回流区,燃料在回流区中得到充分混合并稳定高效的燃烧。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一种新型旋流器——开缝旋流器,与传统的轴向叶片式旋流器相比,在结构上主要是多了喷油嘴四周的六个缝隙,而缝隙在燃烧室中扮演着改善回流区并且强化燃烧的作用。通过使用Fluent仿真软件,对带不同叶片安装角的开缝旋流器和传统旋流器的燃烧室内冷热态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旋流器在开缝前后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同时对于开缝旋流器,模拟了缝隙大小和缝隙位置对流动和燃烧带来的影响。通过仿真,本文得到了以下结论:(1)对于低旋流流动和高旋流流动,开缝后回流区缩短,且回流区降速明显,缝隙出口前端位置湍流强度增强,主燃区同一位置处温度升高;(2)对于低旋流流动来说,开缝后,旋流器出口位置温度较低且分布均匀,对于安装角为45°和60°旋流器也是如此。对于安装角为40°,50°,55°旋流器而言,缝隙出口前端有明显的高温区,这即是分析中的“点火源”。(3)回流区长度不随缝隙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当缝隙在中间位置时,主燃区温度比其它位置高,但壁面附近温度分布与缝隙位置无关;缝隙越大,回流区长度越小,缝隙较小时,高温区集中在旋流器出口沿着壁面位置成对称分布,缝隙较大时,高温区成块状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