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有机骨架(MOFs)具有结构有序可调,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在吸附分离、催化、传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MOFs较大的尺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将MOFs的粒径降低至纳米尺度,有望进一步扩展其可用领域。基于这一设想,本论文选取MIL-100(Fe)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采用溶液法,在乙二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溶剂体系中成功制备了尺寸均一、分散性好、产率高的球状MIL-100(Fe)纳米颗粒;通过调控反应温度、溶剂比例等实验参数,对产物形貌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总结了球状MIL-100(Fe)纳米颗粒形成过程;并进一步研究了MIL-100(Fe)纳米球在可见光照射下对苯氧化羟基化的催化性能。(2)以所制备的MIL-100(Fe)纳米球为载体,进一步制备了类三明治结构的MIL-100(Fe)@Pt@MIL-100(Fe)(S-Pt)复合材料;以对硝基苯酚催化还原为模型反应研究了S-Pt纳米粒子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MIL-100(Fe)可以在提高催化活性的同时有效提升Pt纳米粒子的稳定性。(3)以合成的MIL-100(Fe)为模板,首先通过高温煅烧退火处理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Fe/C纳米球,然后通过水热法合成Fe/C-Ni(OH)2,进一步硫化形成FeNiS/C复合材料;电催化水氧化反应测试结果表明FeNiS/C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4)以合成的MIL-100(Fe)为前驱体,通过与三聚氰胺结合,再经过高温退火处理制备出N-掺杂的碳纳米管;电催化水氧化反应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