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40次 | 上传用户:abc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连续30多年高速增长,创造了人类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在此期间,受益于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人口抚养比(0—14岁少儿人口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之比)持续下降,由1982年的62.6%下降到2010年的34.2%。人口抚养比的下降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人口红利”。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人口的“结构性红利”优势正在消退。本文将从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视角考察人口年龄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期望从中发现人口老龄化过程及与该过程相伴随的劳动力年龄结构改变对宏观经济增长影响的途径、作用方向和大小,以便更全面地考察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宏观经济效应。经济增长除了规模、数量上的水平增长(本文将其称为“水平效应”)之外,还需要关注其增长质量和增长的可持续性,而全要素生产率正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的重要工具。因此,我们还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纳入研究视野,分析人口年龄结构转变是否能带来“增长效应”。最后,经济增长通常还伴随着周期性波动。人口年龄结构转变会影响人口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进而对经济波动产生影响。本文的第三个研究视角即从人口年龄结构转变角度对经济增长波动性入手,研究其能否带来“周期效应”。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说明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和现实背景、研究思路和内容结构、创新性与不足等;第二章在评述相关理论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是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经济的“水平效应”分析;第四章是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考察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经济的“增长效应”的影响;第五章对人口年龄结构转变是否带来经济的“周期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第六章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具体来说,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从“水平效应”看,改革开放以来老年人口比重以及老年抚养比的上升促进了经济增长,我们主要从人口转变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储蓄率变化角度等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通过细分劳动力年龄结构的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劳动力人口比重的上升对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总体发现,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历先上升而后不断下降的趋势,并且45-54岁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考虑到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现实,预计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检验发现分年龄段劳动力人口比重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存在负的“空间溢出”效应。其次,从“增长效应”视角看,我们首先基于Ray等(1997)提出的方法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总体发现我国1990-2010年间全要素生产率经历了上升的趋势,并且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要大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要大于西部地区。随后的实证检验证实,老年人口比重以及老年抚养比的上升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我们主要从人口转变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资本替代劳动等角度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从细分劳动力年龄结构的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劳动力人口比重的上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总体上,随着人口年龄的变化,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经历先上升而后不断下降的趋势,并且35-44岁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最后,还是基于第三章的思路,我们使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增长效应”的空间溢出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周期效应看”,我们观察了分年龄段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波动情况,发现年轻劳动力和年老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波动较大,然后通过一个扩展的RBC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非熟练劳动力(年轻劳动力与老年劳动力)的周期波动大于熟练劳动力(中年劳动力)。在使用宏观经济学中常用的四种滤波方法测算经济波动的基础上,我们对劳动力年龄结构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发现的结论有:将15-24岁和55-64岁劳动力人口加总将其除以劳动力总人口,结果表明这两组劳动力人口的增加能够助推经济的周期波动,不利于经济的稳定;(2)为了观察分年龄组劳动力人口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我们将全部年龄劳动力人口进行了回归,结果依然表明年轻劳动力和年老劳动力是推动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而其他年龄组劳动力是减缓经济周期波动的安全阀。结合这些结论,我们说明了我国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人口因素在熨平经济波动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数量一起决定了社会的总需求水平,从而决定了名义产出的水平。在既定的名义收入增长的政策目标下,货币流通速度的预期变化决定了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货币流
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据此探讨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病机,以期为临床辩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对象与方法:根据WHO(
我国地域文化与文学关系的研究,历史悠久,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始形成可观规模。在这一研究领域,主要存在三种研究模式。一,以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构为目标的研究;二,以区域文学
以梭罗的超验主义经典之作《瓦尔登湖》为例,以文化翻译观为理论指导,从文学思潮注释与翻译、典故注释与翻译和修辞注释与翻译三个方面探讨了其汉译过程中添加注释的必要性,
简介人体运动实时捕捉设备的工作原理,对设备探测并传输来的数据进行特性分析,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干扰数据识别与修复、纵向平滑滤波、首帧收敛化处理和值域限定等滤波和处
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电池具有高光吸收系数、高转化效率、可调的禁带宽度、高稳定性、较强的抗辐射能力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薄膜太阳电池。随着铜铟镓硒薄膜电池逐
<正> 目前晶闸管的触发电路已趋于成熟,除向集成化方向发展外,已很少再对电路本身进行改革。现有的触发电路中,阻容移相桥电路简单可靠,但移相范围窄(小于150°),脉冲前沿不
税收作为财政要素之一,是现代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政策工具。税收不仅能够为政府筹集财政资金,而且能够发挥一定的经济调节作用。基于税收功能的角度,本文可以将税收政策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本病用药时间长、药物敏感度不一、药物副作用多,临床上颇感棘手。杨霓芝教授提倡根据分层来把握治疗目标,找准中医药切入点,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长,与此同时各个层面的工资差距也呈扩大趋势。在收入差距扩大引起各界关注的同时,人们也在思考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