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签字审计师在事务所内部的不同分所及总部之间流动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但学界研究尚未涉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客户追随视角,选取我国具备证券期货业务资格会计师事务中在2009年至2018年间发生所内流动的签字审计师及审计的客户公司作为初始研究对象,考察审计师所内流动行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审计师在事务所内部流动之后,审计质量下降,表现为审计师流动后会迎合追随者客户,出具非标审计意见概率降低且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签字审计师在事务所内部的不同分所及总部之间流动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但学界研究尚未涉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客户追随视角,选取我国具备证券期货业务资格会计师事务中在2009年至2018年间发生所内流动的签字审计师及审计的客户公司作为初始研究对象,考察审计师所内流动行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审计师在事务所内部流动之后,审计质量下降,表现为审计师流动后会迎合追随者客户,出具非标审计意见概率降低且审计报告激进度更高;进一步地划分审计师所内流动类型,发现相比流向总所,审计师在流向分所时审计质量损害更显著;而事务所的质量控制机制越严格,越能保障审计质量。在考虑使关键变量的替代测度、采用HECKMAN两阶段及构建PSM-DID模型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此外,本文采用缩短样本区间、考虑审计师任期问题、剔除四大样本及考虑审计师个人风险偏好等其他稳健性测试,均得到了一致的结论。(2)在拓展分析中:一是考虑审计师和追随者客户关系密切程度,当客师关系越密切时,审计师在流动后对追随者客户审计质量下降越显著;二是考虑审计师所内流动的地域选择偏好,当审计师流向非发达地区时,流动后显著降低了审计质量,而发达地区的事务所更好的内部制约和监督机制有效约束了审计师行为;三是考虑审计专家的所内流动,由于审计专家具有专业胜任能力且更重视个人声誉维护,流动后并没有明显降低审计质量;四是考虑客户所在的法制环境的制约,当客户所在地的法制环境越严格,审计师面临更高的法律和诉讼风险,流动后没有显著降低审计质量。基于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学术界和行业监管部门应充分挖掘审计师所内流动这一行为背后的信息含量,关注审计师个体流动背后所蕴含的密切的客师私人关系,避免追随式流动对审计独立性和谨慎性的损害;二事务所应加强内部质量控制机制建设,既要及时关注损害审计师独立性的因素,又要对审计程序进行监督和质量控制复核,严防审计风险,保证执业质量;三是证券监管部门有必要细化并完善签字注册会计师流动事项的信息披露制度,尤其是要设计并出台针对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流动行为管理及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加强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从而有利于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以Lakoff提出的概念隐喻和架构理论为基础,选取中国日报网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有关“一带一路”语篇为语料,采用隐喻识别软件对其中的概念隐喻性表达进行提取,着重分析其隐喻架构的认知机制。研究表明,“一带一路”语篇中运用了大量的航海隐喻和人体隐喻等来对所表达的理念进行多维构建,挖掘隐喻架构和对受众接受度和认知力带来的巨大影响。
为了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内涵,近年来,中国一直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本文以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讲话为语料,运用隐喻架构理论,对其中的隐喻类型及架构模式进行深度分析解读。研究发现,讲话中运用了大量的人体隐喻、家庭隐喻、旅程隐喻以及建筑隐喻,对“一带一路”建设进行多维度意义建构。从隐喻架构角度分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讲话,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及意义建构有着强大的说明
继隐喻研究逐步朝向认知方向倾斜后,概念隐喻视角下的政治话语研究成为当今炙手可热的话题,而外交演讲作为一种政治话语实践活动,体现了源语的大量文化色彩。文中选取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作为语料,通过对此次演讲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分类统计,整理归纳出隐喻表达式84个,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英译本,总结对应翻译策略。研究表明:在外交演讲翻译过程中,源语与目的语中的隐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还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思维抽象概念的认知工具。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普遍运用隐喻抒发作者情感,含蓄隽永,意蕴深远。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分析许渊冲的唐诗宋词英译作品中的隐喻翻译,探究古诗词中概念隐喻的翻译策略。
2020年初我国新冠肺炎疫情谣言是近些年来爆发速度快、存在时间长、内容题材多样、社会影响面广的极具研究价值的重要个案。最盛时,网上每天被揭露的谣言帖子多达数十种,对公众心理和社会秩序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当前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形势依然严峻,我国已经控制疫情并持续处于低风险运行,相关传播回归正常轨道,有必要回顾和总结这种“信息疫情”情况,以为“后疫情时代”的公共传播管理提供启示和借鉴。此次新冠肺炎
《刑法修正案(九)》将”医闹”纳入到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中,但是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本罪的认定还存在诸多问题。对于“聚众扰乱”、“情节严重”、“致医疗秩序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等关乎定罪量刑的核心概念都缺乏明确具体的司法解释,以致司法实践在具体认定标准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对于“医闹型”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司法认定:应当在坚持综合性构成要件要素说的基础上,从客观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