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文献研究和专家会议法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科学的、规范的《控温式中药热敷治疗气滞血瘀型LDH患者的实施方案》,使其规范化地指导临床实践;并结合中医学“子午流注理论”,将控温式中药热敷方案应用于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观察其在缓解疼痛、改善症状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为基于中医学“子午流注理论”的控温式中药热敷方案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以循证医学为依据,通过文献研究,形成《控温式中药热敷治疗气滞血瘀型LDH患者的初步方案》,再使用专家会议法进行论证,构建一套《控温式中药热敷治疗气滞血瘀型LDH患者的实施方案》。2.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的方法,开展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的控温式中药热敷方案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选取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2019年7月至12月入住本院骨伤科的气滞血瘀型LDH患者116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规治疗与护理,试验组采用子午流注中药热敷,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药热敷,从疼痛、腰椎功能、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临床研究。其中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1.构建一套《控温式中药热敷治疗气滞血瘀型LDH患者的实施方案》,其中包括以下7个部分:(1)控温式中药热敷治疗气滞血瘀型LDH的实施场所(Where);(2)控温式中药热敷操作实施者(Who);(3)控温式中药热敷操作方案(What);(4)控温式中药热敷实施对象(to Whom);(5)控温式中药热敷干预疗程、作用时长与治疗时间(When);(6)控温式中药热敷实施频率(How much);(7)结局指标。专家权威系数为0.91,提示参会的专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结果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2.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的控温式中药热敷方案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2.1两组患者间的基线资料均衡性好(P>0.05),具有可比性。2.2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VAS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JOA总分、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生活动作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JOA总分、主观症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动作评分、临床体征与膀胱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两组患者的JOA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改善率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8.28%,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89.66%,试验组总体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2.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ODI评分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会议法构建了《控温式中药热敷治疗气滞血瘀型LDH患者的实施方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气滞血瘀型LDH患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2.子午流注中药热敷组相对于常规中药热敷组在改善疼痛、主观症状与腰椎功能等方面效果更好,在临床体征、日常生活动作与膀胱功能方面影响不大,但治疗后子午流注中药热敷组在临床体征与日常生活动作方面的改善程度均有所提高。3.子午流注中药热敷组相对于常规中药热敷组对气滞血瘀型LDH患者的JOA改善率程度、总体有效率的影响不大,可能与样本量不够大有关。4.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差别,均未发生烫伤等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