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形势下,做好“双一流”建设能够较好地提升教育与科技水平,从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双一流”高校被认为是学科建设的引领者,而科研合作又能较好地提高个体、机构、国家的科研水平,因此,对同一领域内不同“双一流”高校合作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行比较,并提出较有针对性的思考与建议,有助于推进我国“双一流”建设。本研究选取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两个代表性一流学科,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标准,分别在三种不同层次(A+/B+/C+)名单中各选一所一流高校为研究对象,并将各高校在2008-2018年间Web of Science中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相应学科所有论文作为数据集,通过文献计量等方法,围绕“合作”这一主题,对合作论文的产出概况、引用影响、合作国际化程度相关指标进行对比,从中可以发现,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作为上述两个领域中评估结果A+的高校,总体概况的综合表现最佳,其他高校则存在各自的优势与劣势。为了更好地分析合作网络,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可视化呈现合作网络整体结构,结合相应指标讨论重要节点,发现各高校国际及国内合作地位较高的机构,并进行小团体分析,从而挖掘各高校的核心合作团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测度合作团队整体科研表现的指标,该评价指标结合机构自身及合作伙伴两个维度,应用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高校核心合作团体的整体科研表现水平与教育部学科评估得到的层次水平基本匹配,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的核心合作团体科研整体表现最好。此外,结合定量化的手段,可较为客观地得出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在与核心团体合作发文中,自身贡献率较高,但核心合作伙伴科研表现存在一定的劣势等研究发现。最后,通过关键词词频统计及共现分析,对各高校合作研究主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高校研究主题聚类及研究热点存在交叉,也不乏各自的特性。本文基于探究三种不同层次“双一流”高校的合作情况得出相应结论,并针对各高校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高校发展过程中经验的相互借鉴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