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湖北省水稻主要以籼稻为主,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应对全国范围内的粮食安全问题,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籼改粳”工程。引进适宜的粳稻品种,研究其生态适应性及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粳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41个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以籼稻扬两优6号为对照,选取鄂北(襄阳)、鄂中(荆门)、江汉平原(公安)3个不同生态区为试验点,进行品种筛选试验;以甬优1512、沪旱3号和扬两优6号为试材,研究氮肥、播期和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确定各品种获得高产时的最适播期、最适氮肥水平和最适栽插密度组合,为湖北省粳稻品种的科学选用、合理区划布局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品种筛选试验结果显示,在生育期的长短上甬优4138、甬优1538等16个粳稻品种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武运粳21、WDR60、沪旱3号、常优10-7等5个品种对温光反应较敏感;稻米外观与加工品质上,甬优4901、武运粳24等5个品种的糙米率都高于对照籼稻,中稻1号、淮稻5号等5个品种的精密率和整精率高于对照,达显著性差异水平,甬优4949、武运粳24等7品种的垩白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襄阳、荆门和公安3个稻作生态区中甬优1538、甬优4138与对照基本持平,中稻1号、淮稻5号、宁粳5号、连粳7号等品种的产量与对照相比降低10%,不同粳稻品种在不同稻作生态区域内产量表现为籼型杂交粳稻高于粳型杂交粳稻,杂交粳稻的产量高于常规粳稻。甬优4138、甬优4149、甬优1538、南粳45、中稻1号等品种具有良好的米质表现,适宜在湖北地区种植推广(2)多因素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沪旱3号和甬优1512在中等肥力的土壤种植时,播种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期间,秧苗的栽插密度在2.3万穴/667m2—2.641万穴/667m2,施加氮肥的量在19kg/667m2左右时各优质粳稻品种能够获得高产。(3)综合品种筛选试验和多因素试验表明适宜湖北省范围内推广种植的品种有甬优1538、宁粳5号等,适宜鄂北稻区推广的粳稻品种有甬优1538、甬优4901、淮稻9号、宁粳5号等。适宜鄂中稻区种植推广的粳稻品种有:甬优1538、南粳45、等;适宜江汉平原稻区种植推广的粳稻品种有:甬优1538、淮稻9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