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北地区麦—玉两熟制小麦光热利用特性及其对产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m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掌握河南省豫中、豫北两个生态条件下近年来培育不同冬春性小麦品种的冠层结构、干物质积累及各小麦品种光热利用现状,以期选出适宜不同地区栽培的光热高效利用品种,减少麦-玉两季间的光热资源浪费,进一步优化豫北、豫中地区小麦种植结构,而为实现麦-玉周期产量的提高提供理论建议。本研究于2013-2014年度在豫中许昌和豫北新乡同时开展,比较了不同生态区相同冬春性小麦品种间的生理生态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弱春性品种主要生育时期进程较其它品种早,花后株高较其它品种高,但返青期后弱春性品种的分蘖量并没有表现出优势。豫中豫北冬春性小麦品种间开花期株高构成指数均无显著差异,豫北弱春性品种的倒二节长和株高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豫中弱春性品种的倒一节长显著大于其它品种。叶片角度指数在两生态区不同冬春性小麦品种间差异不显著。2、各主要生育期,豫中区小麦旗叶的SPAD值含量高于豫北。不同冬春性对小麦旗叶SPAD值的影响较明显,且冬性品种旗叶SPAD值在各时期较其它品种高。不同生态区各小麦品种开花后旗叶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呈正比,与胞间CO2浓度反比。两生态区各小麦品种的Fv/Fm从拔节期开始随着生育期的进行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是下降幅度小,基本维持在0.8左右。3、豫中区不同生态区相同小麦品种的冠层截获PAR高于豫北区。开花期时,两地区冬春性小麦品种间PAR差异显著,冬性品种最大,弱春性品种最小。4、拔节-开花期时两生态区各小麦品种地上部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最快,豫北区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贡献率表现为弱冬性>半冬性>冬性>弱春性,豫中区表现为:弱春性>弱冬性>冬性>半冬性。5、豫中小麦总光能利用率和热能利用率以弱冬性最高,豫北区则以弱冬性和半冬性最大。豫北区籽粒光能利用率(x)和产量(y)的关系可以用回归方程表示y 47039.175 7967.24 ln 0.995?,热能利用率(x)和产量(y)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 2930.828.0.998?。豫中区籽粒光能利用率(x)和产量(y)II的关系可表示为y 47104.661 7995.944 ln 0.997?,籽粒热能利用率和产量的关系可表示为y 2930.835.0.997?。两生态区的小麦生产潜力均有很大提升空间。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介绍企业数据化管理与6σ质量管理的发展应用情况。随后指出国内一些企业盲目追求过高工序能力指数并不经济,并探讨最佳工序能力指数的确定。
城市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到"多中心",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大城市空间演变的普遍经验。本文通过对上海城镇体系发展演变的回顾与总结研究,发现:上海城镇体系的发展,也
对当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指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具体的措施和建议,旨在为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帮助,进一步做好历史文化名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住房与股票资产在家庭总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也越来越完善,房价与股价的波动也会越来越显著地影响着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和
李大钊具有丰富的法律思想.五四运动以前,他以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提倡平等自由为起点,主张实施宪政,建立资本主义法治社会,形成了民主主义法律思想.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后,
在矛盾多发的转型期,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需要从五个方面着手,一要建立健全利益调节机制;二要建立健全"大调解"等多种方法并用的矛盾化解机制;三要建立公正的矛盾纠纷
学习评价是学习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能更好地促进教与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网络教学平台为实现多元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分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新型香料毒品中10种合成大麻素的分析方法。样品以甲醇提取,离心、过滤后,采用Shim-pack XR-ODS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分离,以甲醇-
中国历来存在患者就诊时挂号的习惯,然而,随着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与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出现了"看
本文给出了一元函数微分学中一个求导运算法则。此法则是用多元函数微分的方法来运算一元函数的导数,并从理论上给出了严格的证明。这样,便把一元函数与多元函数的微分法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