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邻近海域缺氧区营养盐及痕量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kldzn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口邻近海域夏季底层水体存在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缺氧带。这为研究河口区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场所。为了理解长江河口缺氧带存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本文以长江口邻近海域缺氧带上覆水体、沉积物及间隙水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营养盐及重金属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长江口邻近海域缺氧带可能存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为理解长江河口区的物质循环提供科学证据。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在水体中盐度是影响营养盐分布的主要因素,在高浊度带存在营养盐释放的现象;(2)底层水存在两种显著不同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当盐度<33 PSU时,营养盐与AOU之间为负相关,影响底层海水营养盐分布的主要因素可能为流场;而当盐度>33 PSU时,营养盐与AOU之间存在正相关,影响营养盐分布的主要因素为颗粒有机质的矿化;(3)溶解态痕量金属存在保守型(Mo、U、Ni)和混合型(Fe、Mn、Cu、Pb、Zn)的分布规律,盐度、浮游生物及溶解氧都是影响溶解态痕量金属分布的重要因素;剔除浊度大于20 NTU的数据,分配系数与浊度为显著正相关;(4)间隙水Fe、Mn剖面表明,长江河口表层沉积物存在剧烈的Fe、Mn还原现象;成岩模型模拟结果显示间隙水Mn的模拟剖面与实际观测剖面吻合较好。间隙水U剖面显示,控制U分布的主要因素与Fe有关,但是其它因素如有机质含量对U、Mo的分布也有影响;(5)间隙水营养盐剖面显示近岸与远岸存在两种不同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远岸海域,间隙水营养盐部面主要受早期成岩的控制;而在近岸海域其它过程如氨化及吸附可能是控制间隙水氮剖面分布的主要因素;模拟剖面与NH4+的实测剖面趋于一致,但是同时暗示表层沉积物受到生物扰动;通量计算结果显示,Si、N、P分别占浮游生物每日所需要营养盐数量的15%、10%及0.1%;(6)对痕量金属的黄铁矿化程度进行了分析,发现长江河口痕量金属的黄铁矿化程度异常低,黄铁矿不是影响痕量金属分布的主要因素;导致低黄铁矿化度的原因与长江河口高沉积速率、贫硫、低有机质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从新版标准和旧版标准要求的主要区别、新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新标准对安全帽行业发展的意义等方面,对GB 2811—2019《头部防护安全帽》进行解读。
潜水呼吸器是潜水员在水下完成作业任务所必需的特殊防护装备,为保证潜水员的安全,需要将潜水员呼吸气体中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本文基于不同类型潜水呼
传统课堂教学研究的突出问题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二是在追求客观化、科学化研究范式上的有限性。当代课堂教学研究则表现出关注人的生活世界、致力于教学实践
热处理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要优化,应处理好先行课、平行课和后继课之间的关系,避免简单的重复和重要知识点的遗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讲授"两图"和"四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与企业管理水平密切相关,但当前我国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还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如何加强是我国很多企业都在探索的问题。本文基于当前我国企业财会内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