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信息论的角度说,确定性与可靠性是信息的根本所在,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何档案能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信息资源,这是由其本质属性——原始记录性所决定的。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在不同场合发挥着各种作用,集中表现在行政、业务、文化、按法律、教育等方面。比如,档案可以为政治决策提供参考和凭证,档案可以成为业务活动提供信息支持和保障,档案可以传承历史文化,档案可以为解决法律纠纷提供原始证据,档案可以通过各种展览的形式教育社会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第五条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这是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档案工作的特点在于服务性、文化性、管理性、政治性和科学性,它大致可以分为档案管理工作、档案行政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科学研究工作、档案宣传工作和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从而让档案充分地服务于民、让档案工作致力于服务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一问题是我国档案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当前的社会信息化加快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社会开放民主进程不断推进,用户也对档案服务提出了多元化需求,传统的档案工作方法、人员知识结构和服务理念等早已不能满足现实发展的客观需要,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档案工作者该如何顺势而变,迎接挑战?笔者以太湖县档案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其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从一定程度上指导、规范当地档案工作,并为丰富与完善我国县域城市档案工作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研究贡献绵薄之力。全文共3万余字,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点及特色;第二部分为太湖县档案工作史回顾,主要从档案机构设置、档案管理活动、档案教育培训与执法监督三方面依次展开;第三部分为太湖县档案工作现状分析,主要列举了近年来档案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重点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紧接其后的第四部分是对问题所作的原因思考,即传统观念的束缚、现行档案管理体制的制约、档案行政执法缺乏力度、档案经费的制约、档案专业队伍建设落后;第五部分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这是本文的核心所在,具体从加强组织领导、优化资源结构、依法治档、档案行政执法与指导、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安全管理这些方面展开阐述;第六部分为结语,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