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与不伴焦虑的抑郁症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Y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伴与不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精神症状、神经认知功能及社会职业功能的差异。并探索这两组患者中,精神症状、神经认知功能及社会职业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最终纳入214例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所有患者的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the 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评分均≥17分,使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the 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及其子量表(焦虑躯体化因子,anxiety/somatization,A/S;迟滞因子,retardation,R;认知障碍因子,cognitive disturbance,CD;失眠因子,sleep disruption,SLD;体重因子,weight,W;精神焦虑因子,psychic anxiety,PA;躯体焦虑因子,somatic anxiety,SA)评估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使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the 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的四个维度(处理速度,speed of processing,SOP;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语言学习与记忆,verbal learning and memory,VBM;视觉学习与记忆,visual learning and memory,VSM)评估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使用功能大体量表(the 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ing,GAF)评估患者社会职业功能。HAMD-17中的A/S≥7定义为伴焦虑的抑郁症,反之为不伴焦虑的抑郁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秩和检验比较两组间人口学资料、精神症状、神经认知功能及社会职业功能的差异。使用皮尔森相关或斯皮尔曼相关分析人口学资料、精神症状、神经认知功能及社会职业功能之间的关系。再使用多元回归确定GAF的决定性因素。最后使用PROCESS进行中介关系的检验。结果:138例(64.5%)MDD患者被定义为伴焦虑的抑郁症,76例(35.5%)定义为不伴焦虑的抑郁症。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神经认知功能及社会职业功能没有显著差异。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有更高的HAMD-17,A/S,HAMA,PA及SA(所有p<0.001)。在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中,GAF与R,PA呈负相关(所有p<0.010),与VSM呈正相关(p<0.001)。VSM与R,PA呈负相关(所有p<0.050)。在不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中,GAF仅与CD呈负相关(p<0.010)。在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中两组多元回归分别发现,R,CD,以及VSM是GAF的影响因素(R2=0.30,F=20.28,p<0.001),PA及VSM为GAF的影响因素(R2=0.10,F=2.37,p=0.011)。在不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中只有CD为GAF的影响因素(R2=0.10,F=9.32,p<0.001)。在伴焦虑组中R,VSM及GAF构成中介模型,其中R对GAF的总效应为-1.07(t=-3.59,p<0.001),R对GAF的间接效应为-0.24(z=-2.11,p=0.035)。PA,VSM及GAF构成中介模型,PA对GAF的总效应为-0.67(t=-3.48,p<0.001),PA对GAF的间接效应为-0.15(z=-2.08,p=0.038)。结论:大部分MDD患者伴有显著的焦虑症状。在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中,精神症状和神经认知功能对社会职业功能有显著影响。神经认知功能在抑郁及焦虑的严重程度及社会职业功能中起部分正性中介作用。这表明在临床中,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精神症状、神经认知功能及社会职业功能之间的关系密切,需要加以关注。
其他文献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施工企业必须以改革管理来提升效益。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为施工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催生了以企业管理信息化推动企业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建设
文章主要就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这两个我国保险领域的大型上市公司,分析二者由2014年到2018年的财务报表,利用对比两个公司的财务数据,通过
《谏逐客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论文说理的名篇佳作。本文通过对其论证方法的剖析,旨在认识和掌握论证方法和论证技巧在论文说理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深对《谏逐客书》的理解。
介绍了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基本概念,通过从外源污染物、内源污染物、人工净化、水体自净等四个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探讨其在河道水治理中的实际应用,以促进我国河道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