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翦伯赞(1898—1968)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拓荒者和探索者之一。与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侯外庐并称为马列主义新史学“五名家”。他一生致力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也十分关注历史教育。翦伯赞历史教育思想是对新中国历史教育的探索,对新中国的历史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历史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更加深化了翦伯赞的学术造诣。将翦伯赞的历史教育思想理论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下考察,更能凸现它的可贵和新颖。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改造旧式历史教育,创立新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教学成为时代的要求。正是在这样需要创造力的时候,翦伯赞敢于坚持真理,据理建言,逐渐地在研究、实践与思考中,形成了自己的历史教育思想。本文将从介绍翦伯赞的生平简介出发,对翦伯赞的教育思想的萌芽、形成、发展成熟过程进行了考察。系统地梳理翦伯赞关于历史教材编写、历史教学与研究、史料的运用、历史评价等方面的历史教育思想,进而对他的历史教育思想的影响做了认真的分析,揭示他在开创历史教育的新局面、正确认识历史研究与历史教学的关系,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学风三方面的独特贡献。从这些方面反映了翦伯赞对于历史教育的深刻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初步确立其主导地位的时候,翦伯赞旗帜鲜明地提出,在历史教育中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具体历史理论的学习相结合,确实显示了他的卓识。如今,在历史教育需要发展和完善的召唤下,这些思想的凝练和倡导对于当时的教育领域和历史领域无疑都具有深刻的影响。通过分析翦伯赞对历史问题的阐释,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他在历史教育领域的成就,从而真正理解和领悟翦伯赞教育思想中的内涵。把握翦伯赞历史教育思想,对于引领历史教育的正确方向,乃至对于我们今天的历史教学与研究仍有深刻的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