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科研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研究与设计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o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和过程更趋于数字化和协同化,图书馆学科服务亦趋于平台化。因此构建适应数字化科研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数字化科研环境是对E-Science、E-Research等概念及设施的统称。E-Science改变了科研活动的过程和模式,使跨学科、跨时空无边界的协同创新科研活动成为可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学术壁垒,对于我国科技的进步是一个重大的机遇。E-Science以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开启了数字化科研的序幕,之后提出的E-Research更加注重科研过程信息化,意味着科学研究进入全面信息化时代,数字化科研终将成为科学研究的主流方式。学科服务平台是在数字化科研环境下连接学科馆员、学科用户与外部资源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科服务高效开展必不可少的基础和保障。当前国内高校学科服务平台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主要是学科信息门户模式为主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为学科用户提供信息推送、检索与分享等服务,其核心功能停留在学科导航上,并没有深入到学科用户的数字化科研过程。因此,有必要采用平台开发技术,设计构建一个满足高校自身特定需求的集成的数字化科研环境下的学科服务平台,为用户科学研究过程提供系统全面的信息资源服务。本文运用Coad&Yourdon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采用主动需求策略,通过对数字化科研环境的定义及其与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完成了数字化科研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的框架设计。对于高校图书馆适应当前数字化科研环境下学科用户的需求,满足科学研究活动协同创新的现状,不断扩大图书馆用户群,为用户提供系统化、专业化、差异化的学科服务,进一步建设全方位集成的学科服务平台提供良好指导和借鉴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CD64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168例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和60
<正>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本书深入探讨了金融科技发展史以及金融科技风靡的原因,研究了金融科技如何帮助传统银行在充满挑战的经营环境中增强客户服务体验、提高盈
目的分析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输血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4例,发生率为5.00%.其中过敏反应2例,发热反应1例,溶血反应1
本文以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仿真为例,详细介绍了利用Simulink仿真工具,对电力电子电路进行建模仿真的过程。实践证明,将该软件引入到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提高学
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工作是对我国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方针政策的响应,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但正处于思想有待成熟的他们,心智尚未健全,法制观念较为淡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地方广电媒体的舆论引导现状作出总体评估,认为当前地方广电媒体在公共决策的舆论引导中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还不甚显著,指出政治因素带来的报道压力
奥尔森、帕特南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集体行动的困境这一问题给出了解释,两者的分析既有不同又有交叉。从突破集体行动困境寻求民主治理的启示,让民主真正运转起来,既需要选择性
基础教育布局调整与高等教育的扩招都加剧了中学规模的扩张,增多的生源,使得学生之间在能力、水平、基础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明显。面向所有学生"一刀切"的班级授课制难以适应
医事纠纷数量的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一大难题。和解、行政调解和诉讼是处理医疗纠纷的三种主要方式。虽然近年来我国探寻医事纠纷的第三方调解等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