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油田的注水开发,很多油田已处于中、高含水期开发阶段,油田综合含水达到80%以上,注入水沿高渗透层窜流现象严重,已经出现了水驱采收率低的问题,注水开发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必须运用新型的技术来提高原油的产率,深度调剖剂调驱及聚合物驱等技术日渐成熟。双功能交联剂是在水溶性酚醛树脂的基础上,在分子上引进了部分脲醛树脂,交联剂分子上具有酚醛树脂上的羟甲基和脲醛树脂上的羟甲基两个交联基团。优选的深度调剖剂配方:0.2%复合离子聚丙烯酰胺(1500万,阳离子度5%)+0.3%双功能交联剂,成胶时间24h-30d之间可调,成胶强度大于7000mPa.s;突破压力大于0.5MPa/cm。对岩心的堵塞率大于90%。延迟体膨型聚丙烯酰胺颗粒膨胀倍数20?150倍(wt%);8小时后开始缓慢溶胀,4?5天后达到膨胀平衡。岩心实验表明,调剖剂大部分进入高渗透岩心,对渗透率较高的油层堵塞程度高,对低渗透岩心的堵塞程度低,堵塞率低。对于水洗程度较深的油藏孔道,调剖剂具有较好的封堵作用。在孔喉大小与固相粒径比为9:1,固相颗粒浓度为8%时,固相颗粒可顺利进入岩心,实现稳态注入。本论文优选了一种深度调剖剂配方,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价,并用调剖剂对岩心进行了岩心模拟评价实验。对调剖机理,影响水驱采收率的因素,不同注入方式下的采收率,缓膨缓膨颗粒作用机理等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