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意义本研究主要是对尿毒灵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于严格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情况下选取患者用药,并观察其证候积分、生化等指标变化;同时对于尿毒灵的作用机制,以TGF/smad转导通路为研究指标,进行探索性实验研究;至在寻找DN新的治疗药物,对名老专家经验方进行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同时研究,为开发新药做好准备。2.方法住院和门诊的糖尿病人中筛选出符合DN诊断标准的病人,符合诊断标准,血肌酐178≤(Cr)≤442ummol/l,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肾功能不全,观察30例患者,观察三个月,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症候积分、生化、血脂、肝功、血常规变化情况,及最后疗效。SPF级雄性Wister大鼠48只,体重180-220g,适应性喂养一周。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剩余36只用于造模。造模方法选为STZ(链脲佐菌素)+腺嘌呤灌胃:将STZ用缓冲液(2.1g柠檬酸溶于100ml双蒸水中配成A液,2.44g柠檬酸钠溶于100ml双蒸水中为B液,A、B液混合即为缓冲液)配置,36只大鼠禁食12小时,STZ以剂量为60mg/kg体重,一次性腹腔注射,三天后测随机血糖,血糖大于16.1mmol/l的大鼠,造模成功,为减少死亡率血糖大于25mmol/l的大鼠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1-2iu,血糖不足16.1mmol/l的大鼠,补注射STZ 20mg/kg;全部成模后,予2%腺嘌呤,300mg/kg灌胃,每7天取一次眶静脉血直至成模。造模过程中死亡5只,成模后剩余31只大鼠,按随机表随机分组,分为模型组、尿毒灵组、尿毒清组;模型组灌胃给予2-4ml生理盐水,尿毒灵组予尿毒灵组0.432g/kg,尿毒清组予尿毒清0.27g/kg;给药两个月后,眶静脉丛取血测生化指标,取部分肾脏做免疫组化,部分肾脏做RT-PCR。3.结果实验研究部分: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尿毒灵组血肌酐、尿素氮下降有统计学意义;尿毒灵组与模型组相比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TGF-β1、Smad3、Smad4、PAI-1在模型组的表达均较空白组有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灵组上述蛋白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有明显下降;RT-PCR检测大鼠肾组织TGF-β1mRNA、Smad3 mRNA、Smad4 mRNA,荧光定量PCR检测各指标在肾组织的表达,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尿毒灵组、尿毒清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给药后有统计学意义。临床观察部分:尿毒灵疗效:显效5例,占16.67%;有效21例,占70%;无效4例,占13.33%;总有效率86.67%。用药前后对照,患者症候积分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前后对照,患者尿素氮,血肌酐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CHOL、TG和LDL-L的水平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指标肝功能用药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血常规白细胞、红细胞无明显变化,血红蛋白有所上升。4.结论经实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尿毒灵有很好的清除血中肌酐,尿素氮等毒素的作用。,尿毒灵具有很好的降低转化生长因子(TGF-β)、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在肾脏小球、间质、小管的表达,抑制TGF-β1、smad3、smad4 mRNA合成的作用。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尿毒灵可以抑制TGF-β/Smad转导通路。尿毒灵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Smad转导通路,而达到抑制肾小球、肾间质、肾小管纤维化,从而起到肾保护作用。通过对尿毒灵的临床观察,对观察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的前后对比。尿毒灵可以很好的改善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症状,清除血中小分子毒素,增加患者血红蛋白的作用;未发现有明显的降血尿酸作用;未发现患者有任何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毒副作用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