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人类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如何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及后续精确地治疗是一个难题。目前,影像学的检查方法是临床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诊断方法。研究证实良恶性肿瘤的血管生成有所不同,其中,恶性肿瘤的血管异质性较高,外周区的微血管密度较高,成熟度也较高,血供较为丰富;而肿瘤的中央区的微血管密度较低,成熟度不高,有的缺乏内皮细胞或者是平滑肌细胞,容易发生缺血缺氧。而良性肿瘤的血管较成熟、血管密度较均匀,中央区和外周区差别不大。以往一些肿瘤CT及MR灌注的研究也证实了良恶性肿瘤灌注模型的不同。但以上灌注的方法都需要静脉注射对比剂,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时间移位分析(time shift analysis,TSA)法,是在BOLD功能磁共振成像基础上的,一种新的评价组织灌注的方法,TSA值小于0代表此体素的BOLD信号相对于参考时间信号有延迟,表明组织可能灌注不足。本研究针对以上良、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灌注的不同,运用TSA分析法,试图找出良恶性肿瘤灌注的差别。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3.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Verio,Siemens,Erlangen,Germany),对28例患有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患者进行3D-T1WI解剖像及BOLD功能像的检查。其中,1).3D-T1WI扫描采用快速小角度激发(turbo fast low angled shot,FLASH)序列,扫描参数为:重复时间(Repetition Time,TR)=1900ms,回波时间(Echo Time,TE)=2.46ms,视野(field of view,FOV)=192mm×192mm,矩阵(matrix size)=192×192,层厚/层间距=1/0.5mm,层数(slices)=176,翻转角(flip angle)=15°;2).BOLD成像采用自旋回波回波平面(spin echo-echo plannar imaging,SE-EPI)序列,扫描参数为:重复时间(Repetition Time,TR)=1600ms,回波时间(Echo Time,TE)=40ms,视野(field of view,FOV)=192mm×192mm,矩阵(matrix size)=64×64,层厚/层间距=3/0.75 mm,层数(slices)=20层,体素(voxel)=3.0mm×3.0 mm×3.75mm。使用MATLAB工作平台上的SPM8、DPARSFA、REST等软件对采集的BOLD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去除掉不符合试验要求的病例后,最终有26例肿瘤纳入,其中包括恶性肿瘤16例,良性肿瘤10例。使用MATLAB上的软件计算肿瘤中央区、外周区选取的ROI的TSA值,分别对良性肿瘤的中央区、外周区及恶性肿瘤的中央区、外周区的TSA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肿瘤外周与中央的差值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良性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中央区与外周区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中央区与外周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3)。ROC曲线分析,p值均大于0.05。结论: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中央区与外周区的TSA值有显著差异,良性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中央区与外周区的TSA值没有显著差异。可以把检测骨与软组织肿瘤中央与外周TSA值的差异作为一个鉴别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潜在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