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肉牛养殖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高精料日粮逐渐被广泛使用。高精料日粮的饲喂模式虽能够满足肉牛快速生长对营养的需求,但也会降低瘤胃pH而导致瘤胃酸中毒,造成瘤胃内微生物区系发生改变,继而引发肉牛瘤胃异常发酵,造成内毒素(LPS)、组胺等异常代谢产物的大幅增加。高浓度的LPS和组胺穿过消化道屏障进入体内,使机体代谢和免疫功能变化,引起机体系统性炎性反应,从而降低肉牛生产性能。维生素E和丙酮酸乙酯都具有抗氧化作用,同时两者的抗炎作用在动物模型中已得到验证,但其在减少饲喂高精料日粮情况下瘤胃中产生大量LPS和组胺而对反刍动物危害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在肉牛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和丙酮酸乙酯来探讨其对机体内炎性反应、生产性能及选择性采食的影响。试验一:选取体重为(440.92±30.21)kg的健康西杂(西门塔尔×鲁西)阉公牛18头,按体重、膘情和年龄等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每头为1个重复。其中,三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维生素E组(VE组)和丙酮酸乙酯组(EP组)。CON组饲喂基础日粮,VE组为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IU/kg维生素E,EP组为基础日粮添加0.2%丙酮酸乙酯;试验期共35 d。结果显示:(1)高精料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和丙酮酸乙酯对肉牛瘤胃pH无显著影响(P>0.05),能够极显著降低瘤胃中LPS含量(P<0.01);同时,添加维生素E能够显著降低瘤胃中组胺含量(P<0.05),添加丙酮酸乙酯具有降低瘤胃中组胺含量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2)高精料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和丙酮酸乙酯能够显著降低血浆中LPS和组胺含量(P<0.05)。(3)高精料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和丙酮酸乙酯能够使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β的含量分别降低8.36%和3.48%,使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分别降低7.67%和27.53%,但未达到显著状态(P>0.05);同时能够使血浆中IL-6、IL-8及急性期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二:选取体重为(440.92±30.21)kg的健康西杂(西门塔尔×鲁西)阉公牛18头,按体重、膘情和年龄等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每头为1个重复。其中,三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维生素E组(VE组)和丙酮酸乙酯组(EP组)。CON组饲喂基础日粮,VE组为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IU/kg维生素E,EP组为基础日粮中添加0.2%丙酮酸乙酯;试验期共35 d。结果显示:(1)高精料日粮中添加丙酮酸乙酯能够显著(P<0.05)提高钙(Ca)的表观消化率,具有提高粗蛋白质(CP)、酸性洗涤纤维(ADF)及总磷(TP)表观消化率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同时能够显著(P<0.05)降低料肉比,并有提高日增重的趋势(P>0.05)。(2)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未能显著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但能够显著降低料肉比以及提高日增重(P<0.05)。试验三:选用健康、体况体重相近的西杂(西门塔尔×鲁西)阉公牛6头作为试验用动物,每头肉牛单栏饲养,每栏为1个重复,试验持续7天。每顿同时饲喂三种精料:不添加维生素E和丙酮酸乙酯的对照精料(CON)、添加100 IU/kg维生素E的精料(VE)和添加0.2%丙酮酸乙酯的精料(EP)。结果显示:(1)与对照精料和添加维生素E的精料相比,肉牛对添加丙酮酸乙酯的精料的采食量和采食次数在试验期前3-4天内显著降低(P<0.05)。(2)适应期后,精料中添加丙酮酸乙酯对肉牛的选择性采食量和选择性采食次数无显著影响(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