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病证脉象研究——太阳病证的脉象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fei74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洋求中医的患者经常有西医难治的病症,但患者本身一点不了解中医理论或症名。当中医必须翻译从病人的诉苦到中医有用的术语。譬如很少见到说自己有胸闷、痞满等症的美国病人。虽然有经验的医生能够了解和分析美国病人的症状,还有很多行中医者临床着重切诊。切诊为比较直接的感受到病情的诊法。虽然经方对我们的病人经常特别有效,病人的标症常常还完全符合课本或注家的记录、也不一定相似近代中国医案或临床报告。因此研究《伤寒论》原文脉象与方证的关系是一条应该走的路。同时脉诊为相当主观的技术,必须以临床为根据,所以研究脉诊要又有历代的精神,又应该调查临床的事实。因此,本课题在导师聂惠民指导下,进行《伤寒论》六经病脉象研究。 近代中国很多人研究脉诊。这种研究一般走三条路。第一是历史性的概况,整理历代中医作者描述脉诊的文献。第二是用现代电子机等机械做图,使脉象客观得以科学地分析。第三是以临床为主,分析脉象跟辨证与辨病的关系。总起来走这三条路的研究才对脉诊有比较三维的理解。 我的设定是脉象常常精确地反应病人全体的生理与病理过程。脉法是一个较妙的诊断方法,学了几十年不一定能够学到家。不应该让我们的短视而忽略了脉象的重要。相似症状,譬如发热。发热不一定等于有热邪侵入身体,但病人发烧时不能够不注意他的发热,不仅应该很清楚地了解为什么发热,而要把握治法可以引起退烧作用。 学脉法还有语言的问题。脉象是很难形容的,一方面因为奥妙,另一方面因语言的形容词不够。如浮脉的定义是脉位浅,轻按就触到重按反而不能触。但按到的浮脉的感觉比这个简单的定义丰富而复杂——有浮力,有轻亮的感觉等。此外,不是每一个“浮脉”的感觉完全一样,所以他们的意义必然也不一样。下面对此几种汤证的浮脉或者其他的脉,要注意的现象。 最近很多医生与学者研究《伤寒论》的脉法。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历史性的概况与分析脉象跟辨证与辨病的关系。近代研究《伤寒论》脉法可分为几个种类——个别脉象、脉象与病变、以脉为纲、研究个别条文的脉、与综合性的研究。虽然有的文章从六经辨证的角度来研究《伤寒论》脉象,没有系统地探测六经辨证,脉象,与汤证的关系。这样的研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连接考证与临床。研究《伤寒论》脉象必须注意脉诊为比较主观的诊法所以在检查员之间缺乏可靠性(interexaminerreliability)。另一方面,《伤寒论》写于东汉时代。经过了1800年传此比较奥妙的技术应该有一定的问题。当我们研究《伤寒论》的那一方面一定要考虑到差不多两千年的时代背景。从古代以来,脉诊是中医的主要诊断方法之一。从汉初长沙马王堆的帛书到中医的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一脉法在古代中医占有重要的位置。《内经》不仅描写脉诊的基础如寸口分为寸、关、尺三部,也强调脉诊只为四诊之一,不应该全靠他辨证。战国时代的历史书含有脉法的重要性和脉象与外感病最初的记录。《难经》发展脉诊的三部学说也提到按脉轻重与表示身体不同的深浅。 《伤寒论》也非常注重脉象。主要的篇名都是“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伤寒论》关于六经病部分一共有三百九十八条;三分之一(一百三十五条)谈到脉象,包括六十种脉象。其中单脉十种,相兼脉四十二种。另外《伤寒论》第一与第二篇,“辨脉法”和“平脉法”,全部是描写脉象。这两篇的内容丰富,虽然本文引用,但并不以这两篇当主要的参考,因为不像六经病跟脉和证紧密结合。限于篇幅,本论文主要关于描述六经脉证治的病。虽然《伤寒论》提到几种脉法,如趺阳诊脉法、少阴诊脉法等,重点在寸口诊脉法,如提到20种脉象及50多种兼脉。下面讨论脉诊限于寸口诊脉法。 《伤寒论》辨证的特点为以阴阳为总纲而脉诊不当例外。张仲景的脉法以脉的部位分阴阳、以脉的深浅分阴阳等。《伤寒论》中脉象有很多用法:推测病史、判定预后、定病位和病情、而有时代表症状或病机。如柯琴云“六经虽各有表证,惟太阳主表,故表证表脉,独太阳得其全。如脉浮为在表,太阳象三阳,其脉浮而有力,与阳明之兼长大,少阳兼弦细,三阴之微浮者不侔矣。”即使如此《伤寒论》对诊断有比较全面的概念,四诊都应用而有时舍脉从证所以必放弃过分单纯化地脉象观念。《伤寒论》对诊断有比较全面的概念,四诊都应用。所以也有舍脉从证。 《伤寒论》一个特征为六经辨证。另外一个特征为方证,或谓汤证。要研究本书任何方面必须查审这两方面。先讨论《伤寒论》六经病提纲与脉诊研究以看各个经的脉象提纲为了解该经的性质。再重点进行太阳病证的脉象研究,其它五经病证待今后研究。 本文首先审查脉象与六经病,然后再大部分对太阳病和变病讨论脉象与方证的关系。《伤寒论》是以六经为纲目,依照六经辨证诊断病情及判断治疗与预后。每一经有它的提纲,描述本经的核心和特殊情况。只有两个经的提纲,太阳与少阴,明确地含有脉象。太阳为脉浮而少阴为脉微细。其他四经必总起来两三个条文才能推断该经的几个典型脉象。 第三部讨论太阳病篇最重要的21方证。每一方证谈到该证的脉象与汤证概论、病机、脉象与方证的关系。另外若作者有个人经验,也加在后面。太阳的提纲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先研究太阳经证的太阳中风证的桂枝汤、太阳伤寒证的麻黄汤、伤寒经筋不利证的葛根汤、伤寒兼内饮证的小青龙汤、伤寒兼里热证的大青龙汤、表郁轻证的桂枝麻黄各半汤等。太阳病的基础表现是发热,恶寒,和脉浮都是典型的表症,也就是下面几个汤证的主要症状。太阳经证的治疗大法是发汗解表。虽然脉浮为太阳表症的典型脉象,这些方都有自己的特点。有时脉象是辨证的主要证候,如桂枝汤与麻黄汤的缓脉和紧脉的分别。谈这些方特别注意注家有争论的课题,如桂枝汤与麻黄汤的数脉、小青龙汤的脉浮或者沉、大青龙汤的浮缓脉、等。合理时个人也针对原文没提到脉象的方证写出一些认识。譬如在现代医案桂枝麻黄各半汤可能有浮、浮紧、浮略数、弦等脉象。虽然如此这些医家提到的都没有微弱等脉象。按照脉象符合病机的假设,在此证脉象即是反映较轻的寒邪郁闭肌表。从这个角度来看脉一定浮;脉象可能依靠病人体质与详细的病情有所改变。但处方应该随着改变。譬如脉不紧时麻黄的用量应该更轻一些。 太阳腑证病机与脉象的关系比较复杂而且注家意见不一致。本论文针对蓄水证五苓散的脉是浮还是沉,蓄血证抵当汤的脉是沉结还是微,等问题。同样地探究太阳病变证的主要方正的脉象问题。热证如肺热作喘证的麻杏石甘汤、里热下利证的葛根芩连汤;虚症如阳虚兼水汽证的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脾虚证的小建中汤、肾阳虚证的干姜附子汤、阴阳两虚证的炙甘草汤;结胸证如热实重证的大陷胸汤与热实轻证的小陷胸汤;及痞证如热痞证的大黄黄连泻心汤、寒热错杂证的半夏泻心汤,痰气痞证的旋复代赭汤等。在此段有时作者不能够提意见因无自己的经验或缺乏根据。 在本论文作者敢提到个人在美国行医三十年的经验。如急性太阳中风病人没有典型的浮脉,就是说轻按摸不到脉。虽然如此他们的脉象有一个特别的浮力感觉。虽然如此,病人脉缓、发热,恶寒或恶风,汗出而且无口渴,舌尖红等热象服桂枝汤如法还很有疗效。有时说明自己脉诊的体会,如适合栀子豉汤病人(尤其是失眠与忧虑为主症)的脉有寸部脉为弦但不太有力,很相似紧张,狭窄的气球。 提到这些方证,原文提及脉象的、注家多同意此脉象的意义、而且在近代医家中如此诊断的不及半数。大多数在原文中没提到脉象注家也不讨论。这些方证的脉象在近代的医案有很大的差异。 本论文以不同的角度用《伤寒论》的脉象与辨证论治的关系。我相信多方的看法可以给我们比较全面的认识,也可以提高在临床用经方的效果。总起来本论文用下几个角度看《伤寒论》六经病与脉诊。 概括性与详细性:本文查审六经病、方证、和脉象互相的关系。有时用概括性的讨论,有时详细地研究某一条的文字。总和起来让我们得到脉象在《伤寒论》比较真实的了解。 历代与近代:本文研究《伤寒论》原文对脉象的说法,同时使用历代注家的意见和现代医家的临床经验。从几个方向研究《伤寒论》的脉法才得到比较深刻的理解。 中西:本文的极大部分是以中国传统《伤寒论》研究者对脉象的看法。由于我是美国人,我的背景与在中国长大的经方医生有一点不同。譬如由我并非自幼即学习中药医术,所以缺乏背诵原文的能力也没受历代注家那么重的影响。因此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可能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提到这些方证,原文提及脉象的、注家多同意此脉象的意义、而且在近代医家中如此诊断的不及半数。大多数在原文中没提到脉象注家也不讨论。这些方证的脉象在近代的医案有很大的差异。 这个结果是可以预见的。虽然脉诊为中医诊断的重要部分,但是在临床诊断时病不尽然。
其他文献
选矿厂冶金采样和试验工作一般很难遇到可以直接运往市场销售的原矿。为了将矿体中的有用组分经济地运到市场上销售,需要进行某种形式的选矿或处理工作。 Concentrator met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新闻报道的受众包括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广大群众,从某种方面讲,体育新闻报道比起其它新闻报道,拥有的读者更为广泛,受到各类报纸的重视,
对于面向广大市民的都市类媒体而言,舆论监督是赢得读者和社会效益、提高媒体公信力的利器。但是,舆论监督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开展得好,充分发挥其针对性、公开性、广
美国矿务局继研制出研磨粘土、云母、滑石等陶瓷原料用的蜗轮研磨机后,最近又对其进行改进,研制出制备无杂质高纯超细 SiC 粉末及其它高级陶瓷粉末的蜗轮研磨机。在改进的研
目的:探讨在德国用中医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并与西药进行平行对照。 方法:德国奥托博伊伦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共80人,按随机方法分为两组,针刺治疗组(简称针刺组)和药
背景:  原发性冻结肩,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肩部疾患,普通人群中发病率约2-5%[1],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有低龄化趋势,但仍以50岁左右为高发年龄段,故又有“五十肩”之称[2]。冻
目的:本研究应用ALPF(II)型钢板内固定并WDFC椎间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拟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并就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将2004年11月~2005年10月间收治的76例退行性腰
ESCO公司推出其Vertalok型矿用铲齿系列,铲齿齿端规格有71V和81V。据说,这种新型装备具有超高强度、便于安装、锁紧安全及耐磨寿命长等特点。其设计结构能承受住现用的巨型
2005年8月8日中央电视台网络电视新闻频道和娱乐频道正式开播。据《第1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止2005年6月30日,中国上网用户总数为1.03亿,是仅次于美国的
多元化经营也称多样化经营, 是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与单一化经营相比,多元化经营能充分利用企业内部优势,有效分散并降低企业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