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所理论下的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旅游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fa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我国大遗址保护领域日趋成熟的一种考古遗址保护和利用模式,它践行了“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利用过程中促进保护”的理念,对于整合遗产资源、促进旅游发展、美化生态环境、突出城市文化特色、改善民生等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强调保护前提下,发挥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倡导文化遗产与人、与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文化旅游被认为是能够给旅游者以及接待地区提供更多、更独特的东西,文化旅游是“新”旅游现象中最为古老的,依其本质而言,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展开文化旅游是彰显诸项功能的有效路径。ICOMOS在《国际文化旅游宪章(重要文化古迹遗址旅游管理原则和指南)》也指出了为旅游和著名古迹遗址或收藏之间的动态关系提供指南。因此,借助文化旅游路径,对于彰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功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陕西是拥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数量最多的省,“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的陕西大遗址保护已成为惠民的新路径,首重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大遗址发展序列正在进入提升与创新阶段,由此,本论文将立足点放在陕西,并选取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其如何依托文化旅游路径实现科研、教育、游憩功能。论文依托场所精神理论与游憩理论,在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旅游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重点对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旅游、场所精神塑造现状等进行分析评价,从汉文化精神内涵和遗产资源展示方式两方面重点分析了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旅游的核心要素,并以此为前提,深入分析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借助文化旅游实现科研教育功能、游憩功能的提升,以及从实体形态、活动内容和含义三点表现阳陵深刻文化内涵的场所精神重塑,同时进一步探讨了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旅游营销体系和保障体系,尝试为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文化旅游提供有益的思路。
其他文献
<正> 纹饰的出现不只是出于审美的需要,也是文化的反映。纹饰图案表达了镇邪、吉祥、情爱等多种主题。现在,我按主题将这些纹饰的起源和运用作一简单梳理,为设计者提供一定的
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应如何分配?行政诉讼中是否实行的是举证责任倒置?本文在对举证责任的概念及性质分析定位的基础上,从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入手对待证事实作了类型化概括,并借用
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与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满意度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73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测量。结果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下水
目的观察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该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手术室护理进行管理,而对照组则采用
<正> 当今嚼槟榔已成为湖南人的嗜好,经营和加工槟榔已成为湖南的时尚。在市场日益繁荣、人们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的今天,湖南的槟榔成为地方名产,成为地方一大产业。数以千计的
期刊
容器苗指的是利用各种容器培育出来的苗木。把苗木放到容器中培育,苗木的根系是在容器中形成的,当苗木达到移植标准的时候,把苗木连同容器一起进行出圃、运输、造林,在此过程
<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公众对档案信息全面开放利用的迫切程度越来越强烈。档案信息开放利用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环节,档案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档案信息开放利用在政府
从陕县温泉水样中分离纯化出一株高温菌W1,并对其生理生化特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W1为革兰氏阳性杆菌,最适生长温度65℃,最适p H为8,能够利用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教育部决定把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水准放在大力发展和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上。要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就必须了解他们的专业素质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