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多元化经营是与专业化经营相对应的经营战略,是指企业在从事原来主业的同时,又通过兼并、重组和增加产品线等方式进入其他行业的经营战略。根据企业经营的各产品或产业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可将多元化经营分为相关多元化经营和非相关多元化经营。 农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界定,选取了42家农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为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保证数据的稳定性,在指标计算时均取公司2002年-2004年数据的算术平均数。经分析发现当前我国的农业上市公司除存在股本规模较小、股本结构不合理、地区和行业分布不合理、科技含量不高、经营业绩参次不齐等问题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背农”现象严重。许多农业上市公司都不同程度的实行了多元化经营,且其中超过半数的农业上市公司向非农行业拓展,其多元化经营所涉及的主要领域包括:化工、房地产、生物制药、金融证券、创业投资、电子通讯等。而实行相关多元化的农业上市公司却寥寥无几。 是什么原因导致农业上市公司对多元化经营趋之若鹜呢?首先,农业上市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其次,农业属于低效产业,产业吸引力较低;加之目前我国的农业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是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导致一些领导者为谋求个人利益而进行多元化经营;此外还有一些农业上市公司为充分利用优势,创造协同效益,也会选择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当然还有一些农业上市公司的战略初衷就不在“做农业”,而是利用国家对农业上市公司的优惠政策。 如此多的农业上市公司选择了多元化经营,那么他们的经营绩效到底如何?本文通过方差分析与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程度与其盈利能力、成长能力、抗风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到以下结论: (1) 随着多元化程度的上升,农业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呈下降趋势; (2) 多元化程度的上升会推动农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但同时也会导致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下降并显著降低公司总资产的增长速度; (3) 多元化经营不能降低农业上市公司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