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dz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标检测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在众多应用中取得不错的研究成果。传统的超市管理主要依靠人工盘点,利用条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对商品识别,自动化程度低且成本高。在自动化新零售的发展背景下,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超市商品识别实现智能化管理方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价值。针对没有公开的超市商品数据集供研究使用的问题,本文收集超市复杂场景中的11类商品,通过样本增强算法和人工标注方法制作相对完善的商品样本集。此外,为了更好地探究商品识别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实现了传统的商品检测算法。其中,商品区域的定位分割和商品目标的识别分类是完成商品检测的重要两步。由于设计的手工特征适应能力弱,鲁棒性弱,导致误差累积,影响最终的识别准确度。目标检测需要权衡检测准确度和检测速度。经本文研究,发现基于回归的YOLO(You Only Look Once)算法实时性好,且检测精度高。tiny-YOLO作为其中的一种轻型网络,更适用于本文的中小型商品数据集训练,避免过拟合现象。本文将tiny-YOLO网络用于商品检测,并对其优化改进,实现了适应商品特征的检测方法CD-YOLO(Commodity Detection based on improved tiny-YOLO)。首先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样本集,优化多尺度边界框设计,提高定位性能。然后基于多特征融合算法,提高对小目标和不清晰目标的识别能力。最后分析网络的损失函数,合理设置各部分损失权重,进一步加快网络收敛速度,提高检测性能。通过与传统检测算法的实验对比,表明基于回归卷积神经网络的商品检测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且实时性好。由于受到样本量少、图像模糊等因素影响,商品目标识别难度大,导致检测准确度降低。针对此问题,本文以残差网络(Residual Network,ResNet)的工作原理为指导,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商品检测网络FRR-Net(Fusion of ResNet and Regression Network)。首先,通过多个瓶颈残差块的级联,搭建特征提取基础网络,获取图像高层次的抽象特征,避免深度网络的退化问题。其次,为构建残差块的恒等映射,保留图像细粒度特征的完整信息,提出像素抽样算法,改进特征图维度匹配方式。最后结合Softmax分类器和多尺度边界框策略完成目标识别定位。在训练过程中,引入批规范化策略,解决网络训练发散、不稳定的问题。在检测过程中,采取非极大值抑制算法择取最优目标边界位置,提高网络的召回率。通过不同条件下商品图像的检测实验,表明FRR-Net算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样的背景环境,对各类商品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8.57%,鲁棒性强。
其他文献
<正>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撬动语文教学的那个支点是什么呢?新课标中说:"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的支点就
韩国是我国的邻国,两国不仅拥有共同的海域———黄海,而且两国在渔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很相似,采取的相关政策措施也具有共同点。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方法,开展中
全国人大对立法法作了新修改,赋予全国设区的市以地方立法权。如何承接立法权下移,成为各地新的课题。就广东省个案而言,用好设区的市立法权,加强地方立法能力建设以制定良法
随着21世纪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高速率,高性能和兼容性已成为人们的普遍要求,对随时随地进行通信和信息服务
<正>教师的任务是培养人才,职业的本质就是教书育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需要具备身心的健康。教师的教育观念、方法、自身素质等无不影响着学生,作为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
在分析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整合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强化课程实
权力是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的权力结构是国家机构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文章介绍了美国历史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纵向权力机构演变有三个代表性时期即二元联邦制政府主导
本文从政府采购的相关知识入手,深入探讨政府采购适合的采购方式,主要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磋商、竞争性谈判和单一来源采购、询价等。公开招标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
<正> 汉语有丰富的词汇和各种形式的固定词组,作为经过千锤百炼而提取出来的语言精华——成语,就是其中之一。成语具有一般词语所不能比拟的表达能力。长期以来被人们广泛地
<正> 物理选择题大都可以从题干出发,根据物理概念、定律,通过求解对照来做出选择,这是常用方法,但此法不能体现选择题自身的特点,反映不出解选择题的策略。怎样利用题目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