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夜间快速路隧道入口新驾驶员眼动特性研究

来源 :吉林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1gwe52rg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路隧道是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枢纽之一,其道路交通环境复杂且主线车道交通量分布较大,导致快速路隧道入口拥堵、排队的现象十分严重,若发生交通事故则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在我国北方寒区城市的冬季,受气候和路面状态的影响使得隧道入口道路交通环境变得更为复杂,根据交通事故统计资料发现夜间隧道入口处受光照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对驾驶员行车产生不利,使得隧道入口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新驾驶员(低驾龄驾驶员)因操作不娴熟、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易导致操作失误,而机动车驾驶员驾驶过程中90%以上的道路交通环境信息是通过视觉系统获取。因此,研究冬季夜间快速路隧道入口新驾驶员眼动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内容如下:(1)对新驾驶员眼动特性进行理论基础论述。以长春市南部快速路卫星路隧道入口(亚泰大街-人民大街方向)为研究对象,并将入口段的主线车道由中央分隔带至路肩方向依次定义为内侧车道、中间车道和外侧车道,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从光照条件、路面条件和交通量车道分布三方面分析冬季夜间快速路隧道入口实际的交通特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夜间隧道入口实车试验的设计。(2)在冬季夜间不同时段内,利用Dikablis眼动仪采集车辆通过隧道入口时,行驶在内侧车道、中间车道和外侧车道上新驾驶员眼动变化的数据。选取单次注视持续时间、累积注视时间、扫视持续时间等眼动参数来分析高峰期和平峰期不同车道位置上新驾驶员眼动变化的规律。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Kruskal-Wallis(克鲁斯卡尔-沃利)非参数检验法检验不同车道位置对新驾驶员眼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夜间高峰时段,新驾驶员在隧道入口不同车道位置行车主要以注视的方式收集道路交通环境信息,并且不同车道位置对单次注视持续时间、累积注视时间、扫视持续时间和扫视幅度眼动参数具有显著性影响,可以作为评价高峰期隧道入口行车安全的指标参数。(3)以新驾驶员的眼动特性为基础,应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快速路隧道入口不同车道位置行车安全评价模型。将具有显著性影响的眼动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使用层次分析法估算出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值,运用模糊数学的原理确定模糊关系矩阵,应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在不同车道位置上新驾驶员行车安全性,并提出改善措施。
其他文献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由于其便捷的施工方式被广泛应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性能喷射混凝土逐渐不能满足结构需求。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结合喷射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材料性能,研究一种低水胶比的高性能喷射混凝土。首先对于其可喷射性进行研究,使其既能够保证可喷射性,又能够保证具有足够的喷射厚度。其次研究了不同硅灰掺量、粉煤灰掺量与钢纤维体积掺量对改善高性能喷射混凝土裂缝敏感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利
学位
随着我国交通量的增大、重载等情况的发生,使得沥青路面出现越来越多的车辙、开裂等问题,因此,传统的沥青材料已难以满足现状要求,纳米改性沥青作为道路材料研究领域的一种纳米技术,近年来逐渐被开发和研究,应用日益广泛。普通的无机纳米粒子在沥青中易产生团聚,使其在沥青中的相容性受到影响,本文采用团聚小、分散性好一些的疏水性纳米SiO2作为改性剂,分别对90号基质沥青和SBS沥青进行改性。首先,制备成不同掺量
学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隐藏的环境问题易激化城市安全问题。城市生活性街道作为城市的主要公共空间之一,人们的生活品质与城市生活性街道的安全有直接关系。根据我国城市生活性街道的实际情况及特点,有必要结合领域强化策略,就城市生活性街道的空间环境因素和防卫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同时,对长春市生态东街展开实证调研,运用社会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对所调研的生活性街道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城市
学位
桥梁结构的承载力与耐久性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承载力的不足会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性,而耐久性的逐步下降也会对结构以及人员的安全性造成威胁,甚至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现今飞速发展的基建行业中钢筋混凝土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受到外界环境、外荷载等等因素的影响,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会随着服役时间的增加而呈现出变化的状态,这对于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抗震性能也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本文以某三跨连续刚构桥为例,用分析软件建立
学位
采用Superpave设计方法,对不同掺量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并对各个掺量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压实并成型试件,对试件进行体积特性试验,计算评估合成级配的性能,最终选定不同旧料掺量的最佳级配。利用旋转压实仪成型,通过取芯、切割,得到符合试验规定尺寸的试件。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动静态性能试验:低温劈裂试验、单轴压缩试验、动态加载的间接拉伸试验、动态模量试验。研究再生沥青混合料在不同的试验
学位
随着国家不断推进城市化的发展,建筑垃圾所产生的总量将逐渐上升。根据相关资料的统计,我国城市所产生的建筑垃圾量超过了二十亿吨,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公路建设当中对路基填料的需求不断地增加,对天然砂石的使用和开采逐渐增大,因此利用建筑垃圾作为填料填筑路基是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在推动资源化、保护生态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作用。本论文通过查阅资料
学位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城市规模的扩大,机动车保有量不断攀升,城市道路网的高峰运行受到严峻考验,交通拥堵成为交通运输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寒区城市因气候条件恶劣,所产生的道路拥堵问题更加严重,交通事故频发。在寒区冰雪天气下,驾驶员作为驾驶行为的主体,其心理及生理状态对行车安全有着重要影响,有必要对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变化规律开展深入的研究。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确定研究内容。对国内外的资料文献进行搜集
学位
季冻区粉砂土路基稳定处理是我国道路工程面临的技术难题。传统无机改良剂虽能改善粉砂土路用性能,但也对周围地下水、土壤环境及结构物使用寿命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木质素作为一种可再生生物资源,目前为止在道路工程中应用相对较少,将木质素与水泥用于季冻区粉砂土路基的综合稳定处理,即可减少水泥用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还可提高粉砂土路基抗冻性。本文通过击实、比重、颗粒分析及酸碱度等试验,研究了木质素-水泥改良粉砂土的
学位
沥青路面在长期服役中会受到车辆的反复荷载作用和环境影响,为保证沥青路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依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最为重要。纤维良好吸持沥青的能力使其具有增粘增韧的作用,纤维类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沥青混合料中,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增强的关键在于纤维沥青胶浆性能的提升。研究不同种类及状态的纤维对吸油率的影响和对沥青胶浆性能增强效果的差异,对提升纤维沥青胶浆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位
随着中国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工程成为国家基础工程建设的主要部分,也取得了跨越式的进展。其中沥青路面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复杂多样以及交通量和荷载的日益增加,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路面病害现象,导致沥青路面出现损伤,尤其是在我国北方等季冻区,气候突变严重,会大大缩短道路正常的工作使用年限。近年来,玄武岩纤维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于沥青混合料中,使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得到改善。对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