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比弹性模量高、阻尼减震性好的特点,因此在航空航天、机械、石油化工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不锈钢拥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热电性能、耐腐蚀性、并且价格低廉,成为了工业应用量最大的合金材料。某些服役环境希望构件同时具有镁合金和不锈钢的优势性能,因此需要将二者连接起来。但由于不锈钢与镁合金之间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的巨大差异,使用传统的、单一的连接技术,很难实现它们之间的有效连接。本文针对以上问题,采用纯铜箔作为中间层,将固态扩散连接和瞬间液相连接技术相结合,实现了304L不锈钢与AZ31镁合金之间的有效连接。首先,采用脉冲加压扩散连接技术和不锈钢的表面自纳米化处理技术,在850℃下实现了不锈钢与铜中间层的优质高效连接。随后,采用瞬间液相连接技术,在较低的温度下对不锈钢-铜-镁合金的连接工艺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借助拉伸试验、金相观察、显微硬度测试、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不锈钢/铜/镁合金接头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研究表明,自纳米化技术与脉冲加压技术的结合能显著改善不锈钢与铜的扩散连接工艺。得到优化工艺参数为:连接温度T=850℃,最大脉冲压力Pmax=20MPa,最小脉冲压力Pmin=5MPa,脉冲次数n=600次,脉冲频率0.5Hz。在此工艺下得到的接头的抗拉强度为257.5MPa,达到了T2铜棒抗拉强度值的93.5%。在不锈钢-铜的连接界面上形成了以铁-铜固溶体为主的物相。当瞬时液相连接参数为连接温度T=520℃,保温时间t=9min,最大脉冲压力Pmax=5MPa,最小脉冲压力Pmin=2MPa,脉冲次数n=150,脉冲频率f=0.5Hz时,不锈钢/铜/镁合金的接头抗拉强度达到34.7MPa;断裂发生在镁合金与铜箔之间,金属间化合物以Cu2Mg和CuMg2为主;接头形成了不锈钢/Fe-Cu扩散层/铜箔/Cu-Mg金属间化合物/镁合金的层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