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7-2与水稻蛋白OSK和GID2的互作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elanzp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是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的病原物,引起寄主植物生长发育停滞、根系短少、矮化等表型。P7-2是S7的第二个ORF编码的非结构蛋白,前期研究发现该蛋白与泛素化复合体关键因子SKP1互作。为明确P7-2蛋白是否参与泛素化复合体的形成,及其与其他植物蛋白可能存在的互作关系,本论文开展了以下研究。SKP蛋白家族成员众多,为研究P7-2与不同SKP的互作关系,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了 25个水稻SKP基因(OSKs)。酵母双杂交系统表明,P7-2可与其中8个OSK发生互作,互作强度存在差异。经Co-IP试验,进一步确认了 P7-2与其中的OSK1、OSK5和OSK20可发生互作。酵母三杂交试验结果显示P7-2-OSK1/5/20-OsCUL1三者可发生互作,预示P7-2能够与OSK-OsCUL1形成类似SCF的复合体。通过酵母双杂交和Co-IP试验发现,P7-2能够与水稻和玉米GID2互作,其与GID2互作的关键区位于P7-2的N端,OsGID2能够和OSK5和OSK20发生互作。综合以上结果,我们推测P7-2与OSKs的互作并能与CUL1形成SCF-like复合体,可能对GID2与OSKs的互作具有竞争作用,不能或者减少形成SCFGID2复合体,进而干扰了 GID2识别降解OsSLR1。鉴于GID2是赤霉素响应途径中的关键蛋白,是一个F-box蛋白,在泛素化途径中负责识别负调控因子DELLA蛋白,因此P7-2可能通过与OSK1/5/20形成SCF-like复合体,同时与GID2互作,参与了 GID2的泛素化降解过程,从而导致赤霉素响应途径受阻,导致感病植株出现矮化的症状。另外,为了对相关基因的功能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论文还针对相关互作蛋白在植物体内的表达情况、P7-2蛋白和SKP1的功能、以及其他植物病毒基因与OSK家族成员的互作关系开展了基础性的探索工作,获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结果。
其他文献
哺乳动物中,精子进入雌性生殖道,停留在输卵管峡部。L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峰来临后,成熟的卵母细胞-卵丘细胞复合体(Oocyte-Cumulus complexes,OCCs)从卵泡中排出释放进入输卵管壶腹部,精子才恢复活力朝向受精部位运动,最终与卵母细胞结合,完成受精。精子朝向卵母细胞运动的现象被认为是精子的趋化作用。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输卵管壶腹部产生的C-
荒漠化导致了以风蚀为主要特征的土地退化,我国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受荒漠化影响严重,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研究新型的沙漠化防治手段已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迫切需要,通过在沙漠表层构建人工固结层改良土壤性质、进而恢复生态植被,是沙漠地区生态建设的新思路。本文以库布齐沙漠多种荒漠植物为研究对象,于2016-2017年开展了野外取样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在结皮作用下,下层沙化土壤的改良效应,探索了多种荒漠植物
进水池作为重要的工农业转换环节装置,在诸如核电站冷却系统、快中子增殖反应堆、钠冷快堆及深邃泵站等领域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其内部各类漩涡流动常表现出复杂的空间结构并且难以预测。这些漩涡通常会对上述各领域内的装置在安全运行及稳定工况方面具有较大影响,不仅会导致进水池性能下降,并且会对维护及运行费用提出较高要求,还会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本文针对进水池内部涡旋流动问题,基于LBM(Lattice Bolt
该文通过查阅中国知网近十年关于幼儿园早操活动的开展现状及建议进行总结,走访了川南片区15所公立幼儿园,对72名在岗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该文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来针对成都地区十五所中高端私立幼儿园开展幼儿早操活动奠定一定的基础,皆在更好地为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及组织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探讨民族国家发展背后的大学历史,彰显民族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贡献与阶段特征,成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关注的主要课题之一。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院长张斌贤主编,众多学者参与撰写的三卷本《美国高等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基于宏大的研究视野、翔实的文献资料,
期刊
降雨或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流速是影响坡面土壤侵蚀特性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土壤的剥蚀率和径流的泥沙输运能力,其准确测量对土壤侵蚀的研究和预报非常重要。本论文采用电解质示踪法、染色剂示踪法以及水流前锋示踪法,测量了砾石层和沙层内、冻土与未冻土坡面等复杂下垫面水流流速,对水流流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取得如下结果。采用电解质示踪法测量沙层内水流流速,构建了一种将电解质溶液注入沙层内的方法。距离电解质脉冲发生
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分布范围最广、最具毁灭性的水稻病害。其防治难度非常大,培育抗病品种仍然是防治该病害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方法,由于稻瘟病菌中的无毒基因变异较快,基于单个主效基因的抗性可以很容易的在短时间内被无毒基因的变异所克服。主效基因的累加有可能提供相对持久的抗病性,Pi-ta和Pi-b基因是最早克隆的两个抗瘟基因,抗性效果较好,抗谱也较广。本文一方面通过在
为了研究枣实蝇Carpomya vesuviana Costa气味分子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功能以及嗅觉作用机制,通过头部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首次获得枣实蝇嗅觉蛋白(olfactory protein);运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质联用GC-MS方法收集并鉴定枣实蝇成虫及其寄主挥发物;结合触角电生理EAG反应,筛选出具有生理活性作用的挥发物;克隆表达及纯
小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人类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是世界上生产小麦最多的国家。麦蚜是一类重要的麦类作物害虫,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麦蚜可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对麦类作物造成危害。自然天敌是农田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成员,在多种种植系统中对蚜虫具有重要的防控作用。化学合成杀虫剂是小麦蚜虫田间防治的重要工具,然而,杀虫剂对环境有害。竞争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力量之一,并受到诸如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紫花苜蓿(Medicago saftiva L.)是一种重要的豆科牧草,蚜虫是其主要害虫之一,通过刺吸或传播病毒造成危害,导致苜蓿产量及营养价值下降。此外,还会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污染牧草。蚜虫的危害、扩散与其翅多型密切相关。关于蚜虫翅型分化的问题至今尚未研究清楚。对翅二型蚜虫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蚜虫翅型分化的分子机制,还可以为研究其他昆虫的翅多型现象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本研究应用同位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