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坛,沈从文是一朵奇葩。他既不是高校学子出身,也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全靠湘西生活体验和北漂生活的经历,在北京文化圈打下了一片天地,甚至成为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没有像五四时期文学家那样把眼光局限于西方,而是回溯到传统文化中去汲取养分。正因如此,他所塑造的男性形象才显示出不一般的独特性。他们既有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正直和慷慨气质,又表现出健康、雄强的自然特质。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探析沈从文湘西小说男性形象成因。这些男性形象的成因复杂多样。首先是沈从文自身成长经历中的缺父体验在他内心深处种下了自卑的种子。早期军营生活中的杀戮体验既让他过早的认识到生活的真实,也让他笔下的男性形象表现出生命内部的更深蕴含;其次,楚人血液和湘西巫傩文化的影响,让他笔下的男性人物形象时常处于一种癫狂状况;再次,传统文化中儒道思想的影响,让这些男性形象既有道德规范的美,又有愚昧迂腐的一面。道家思想的浸染也赋予这些男性自然随性之美;最后,现代文明的冲击更体现出沈从文内心深处的忧患意识,也实现了对湘西故土的彻底依皈,沈从文通过塑造这些符合传统文化和湘西文化底蕴的完美男性群像,来表现理想的人生形式,隐喻一个完美的中国形象,进而将湘西少数民族的剽悍、雄健的生命活力注入到急需重塑的现代人的灵魂中。第二章梳理和概括沈从文湘西小说男性形象的类别与特征。笔者认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男性形象类型多样,而且形态各异。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代表湘西原始活力的野性男性,象征权利和正义的男性老者,蕴含神性的完美男性,以及带有文化劣根性的懦弱男性。其每一大类型均有自己突出的性格特征。第三章首先系统论述了沈从文笔下男性形象蕴含的审美价值,即与女性形象的互补互衬,对神性和人性的张扬;然后总结了这些形象所代表的文化意义,如对传统文化和男权文化的反叛,对现代文化的拒斥。最后,总结了沈从文所塑造的男性形象的局限性。如沈从文塑造男性时有明显的女性化倾向,同时由于沈从文运笔太过写意,所以男性总是作为一个朦胧模糊的意象出现,不够具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