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湘西小说男性形象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sch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坛,沈从文是一朵奇葩。他既不是高校学子出身,也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全靠湘西生活体验和北漂生活的经历,在北京文化圈打下了一片天地,甚至成为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没有像五四时期文学家那样把眼光局限于西方,而是回溯到传统文化中去汲取养分。正因如此,他所塑造的男性形象才显示出不一般的独特性。他们既有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正直和慷慨气质,又表现出健康、雄强的自然特质。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探析沈从文湘西小说男性形象成因。这些男性形象的成因复杂多样。首先是沈从文自身成长经历中的缺父体验在他内心深处种下了自卑的种子。早期军营生活中的杀戮体验既让他过早的认识到生活的真实,也让他笔下的男性形象表现出生命内部的更深蕴含;其次,楚人血液和湘西巫傩文化的影响,让他笔下的男性人物形象时常处于一种癫狂状况;再次,传统文化中儒道思想的影响,让这些男性形象既有道德规范的美,又有愚昧迂腐的一面。道家思想的浸染也赋予这些男性自然随性之美;最后,现代文明的冲击更体现出沈从文内心深处的忧患意识,也实现了对湘西故土的彻底依皈,沈从文通过塑造这些符合传统文化和湘西文化底蕴的完美男性群像,来表现理想的人生形式,隐喻一个完美的中国形象,进而将湘西少数民族的剽悍、雄健的生命活力注入到急需重塑的现代人的灵魂中。第二章梳理和概括沈从文湘西小说男性形象的类别与特征。笔者认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男性形象类型多样,而且形态各异。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代表湘西原始活力的野性男性,象征权利和正义的男性老者,蕴含神性的完美男性,以及带有文化劣根性的懦弱男性。其每一大类型均有自己突出的性格特征。第三章首先系统论述了沈从文笔下男性形象蕴含的审美价值,即与女性形象的互补互衬,对神性和人性的张扬;然后总结了这些形象所代表的文化意义,如对传统文化和男权文化的反叛,对现代文化的拒斥。最后,总结了沈从文所塑造的男性形象的局限性。如沈从文塑造男性时有明显的女性化倾向,同时由于沈从文运笔太过写意,所以男性总是作为一个朦胧模糊的意象出现,不够具象等等。
其他文献
日语中存在着许多带有“气”字的惯用词组。对于我们学习日语的外国人来说,这些惯用词组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日本语言和日本文化的特点。因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
冗余是美国数学家兼信息工程师香农创立的信息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虽然这一理论最初仅供通讯领域科学家之用,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展到精确科学以外。这一理论甚至引起了人文科
为了降低星载成像光谱仪对探测器帧频的要求,提高成像光谱仪对某些特定暗目标的观测能力,建立了星载成像光谱仪运动补偿数学模型并提出了工程计算实现方法。介绍了成像光谱仪
尽管有关模糊容忍和语言学习焦虑的研究非常丰富,但是关于这两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却比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非英语专业学生模糊容忍和外语阅读焦虑。具体的研究问题主
随着全球环境不断恶化和全球化石能源储量的不断减少,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全世界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的重视。目前,随着风力发电机的单机装机容量不断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职业体育运动也在中国蓬勃发展,日益繁荣。但与之配套的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却很不完善。相比之下,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职业体育运
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方式的优势不言而喻,但是与传统的“填鸭式”安静课堂同样存在着问题。笔者将从语文课堂现状对比,课堂当静则静的理由,课堂需要安静的环节及做法等方
目的:探究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5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71例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淋巴漏感染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政策工具,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文章在阐述生态城环境保护建设和生态补偿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生态城生态补偿机制
随着恐怖主义在世界各地滋生蔓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无以言尽的灾难和痛苦,已成为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毒瘤。在各种各样的恐怖活动中,爆炸恐怖一直都是当代国际恐怖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