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是新生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由胎儿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引发化学性炎症和肺泡机械性阻塞引起,以呼吸窘迫、肺损伤和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hypertension,PPHN)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导致各个器官及系统受损的综合征,死亡率高。重症MAS患儿常需机械通气等联合治疗(包括体外膜肺、NO吸入和肺表面活性物质以及高振震荡通气等),但重症MAS患儿的临床治疗仍较困难,病死率较高,而氦氧混合气(helium—oxygenmixture,heliox)可能为重症MAS患儿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探讨其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潜在价值。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能够迅速改善患儿的氧合状况,是NICU常见的抢救措施之一,然而,由于新生儿小支气管软骨少、呼吸道粘膜稚嫩、异物清除能力差,有创通气为患儿争取宝贵治疗时间的同时也会引起或轻或重的并发症,如气胸、肺出血、呼吸道感染等。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是一种间歇正压通气(IPPV)与患儿自主呼吸有机结合的间歇按需通气模式,根据患儿自主呼吸要求提供预设通气,具有较少人机对抗产生、有效降低气道压力、减少撤机困难和防止呼吸肌萎缩的优点,已成为MAS治疗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研究发现氦氧混合气(Heliox)应用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新生儿肺发育不完全、呼吸道狭窄,Heliox低密度的物理特性使氧气更易通过因炎症所致更加狭窄的气道管腔,从而可有效降低呼吸道阻力,增加血氧含量,改善呼吸系统症状。本研究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支持联合氦氧混合气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且观察heliox对新生儿心肌酶谱和血液炎症因子的影响,初步探索其临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5月30日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NICU住院的MAS新生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eliox组和对照组,全部患儿均给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作为呼吸支持模式;Heliox组吸入Heliox70(He70%,O230%)6h后更换吸入空氧混合气(O230%);对照组吸入空氧混合气。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期间氧合指数(OI)和拔管时间,次要观察指标为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NICU住院时间、血气分析、炎症反应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生后28d和100d时振幅整合脑电图(a EEG)结果。结果Heliox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33和31例。Heliox组O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Heliox组拔管时间、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及NICU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37,0.013和0.010);两组呼吸支持后2、6、12、24、48h时点血气分析指标(p H、HCO3-1、BE、PaO2、PaC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eliox组6h时点炎症反应指标(IL-6、IL-8、TNF-α、CRP)和24h时点心肌损伤标志物(CK、CK-MB)均较0h时点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eliox组生后28d和100d时a EEG检查神经发育重度异常发生率分别为9.1%和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8%和9.6%(P<0.05)。结论1.Heliox和airox联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胎粪综合征均能改善患儿的低氧血症以及高碳酸血症,对患儿的肺通气和肺换气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2.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heliox吸入对患儿治疗具有更大的优势,可明显缩短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的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患儿肺部损伤。3.Heliox组患儿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irox组,表明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heliox吸入能够减少对患儿肺部损伤的影响。4.通过血气分析可知Heliox吸入能够明显提高患儿二氧化碳清除的效率,减轻高碳酸血症。5.Heliox组患儿较对照组而言其心肌酶谱低,在缺血再灌注中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6.Heliox组患儿较对照组而言其炎症反应指标((IL-6、IL-8、TNF-α、CRP)低,Heliox治疗可有效减轻肺损害的炎症反应,具备一定的抗炎作用。7.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新生儿在行aEEG检查时发现对照组神经发育重度异常发生率高于实验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氦氧混合气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heliox使用过程中患儿耐受良好,生命体征稳定。我们认为在SIMV支持下吸入Heliox治疗MAS新生儿较空氧混合气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好,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