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广泛利用,企业的组织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虚拟企业应运而生。从世界500强企业到中国的众多中小企业都进行了虚拟化的变革,以适应企业内外部竞争环境的根本变化。
到目前为止,虽然学术界对虚拟企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尚未建立起虚拟企业管理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尤其在企业虚拟化的模式、路径和协调管理方面研究还很不成熟。本文围绕虚拟企业的组织与协调管理的问题,重点研究了企业虚拟化的动因;提出了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虚拟化模式;探讨了企业虚拟化的程序、方法及步骤;最后针对企业虚拟化过程中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文化、组织、利益和信任),从协调管理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企业虚拟化的动因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而产生的。由于经营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企业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和互联网的平台来提升企业竞争力;
第二,企业在虚拟化的过程中,应保持自身的核心能力。这样既可以利用信息化和合作化带来的资源整合优势,又能使企业维持适度的规模,还能使企业发挥自身核心能力的作用,以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第三,在基于核心能力的虚拟化过程中,企业应根据商机作好充分地准备和有步骤的构建。在虚拟化准备的过程,重点是发掘和明确自已要保留的核心能力;在虚拟化构建过程中,企业重点是对外部资源和能力进行甄选,并与自身的核心能力进行整合,进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四,企业虚拟化过程通常会遇到文化、组织、利益和信任等四方面问题。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一组协调机制并与管理机构共同作用,实现对虚拟企业的协调管理。这些机制主要包括目标分解与伙伴选择机制、利益分配与风险承担机制、质量管理机制和沟通与信任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