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三位,死亡率位居第二位。早期筛查与治疗是防治结直肠癌的重要途径。肠道微生态紊乱可导致多种疾病,近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但肠道菌群参与结直肠癌发病的确切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直肠癌及结直肠腺瘤患者粪便细菌相对定量,初步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及结直肠腺瘤发病过程的意义,为临床诊断结直肠癌提供新的预测指标。方法:收集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患者的粪便样本,记录年龄、性别、患病部位、临床分期等临床资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粪便中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脆弱拟杆菌、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具核梭杆菌及厌氧消化链球菌的相对定量水平,比较健康人群、结直肠腺瘤患者及结直肠癌患者的粪便细菌差异,统计分析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的相关性。结果:1.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的相对定量水平在健康对照组、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具核梭杆菌、厌氧消化链球菌在结直肠癌组中的相对定量显著高于腺瘤组及健康对照组,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在腺瘤组中的相对定量高于健康对照组。2.厌氧消化链球菌与结直肠癌分期具有相关性。具核梭杆菌、厌氧消化链球菌的定量检测可作为筛查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的标志物,其敏感度及特异度有待进一步验证。结论肠道菌群紊乱与结直肠癌及结直肠腺瘤存在相关性,有望作为一种结直肠癌和腺瘤的非侵入式筛查的微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