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厚度变化规律对离心泵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leeyong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泵作为一种通用机械,将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动能和压力能,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能耗占全国发电量20%左右,因此研究提高其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叶轮是泵重要的过流和做功部件,其叶轮的轴面、叶片型线、叶片厚度变化规律对泵的性能影响较大。关于叶轮的轴面、叶片型线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有学者做过相关研究,而关于叶片厚度变化规律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方面的文献很少见到报道。因此,有必要研究叶片厚度变化规律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本文以三种不同比转速( n_s=49.9、97.8、187.9)的石油化工离心泵为基础,保证叶轮轴面尺寸不变,依据三种叶片厚度变化规律设计九种厚度翼型。对于( n_s=49.9)低比转速泵设计T1、T2、T3三种厚度翼型,得到三个离心泵方案: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对于( n_s=97.8)中比转速泵设计T4、T5、T6三种厚度翼型,得到三个离心泵方案:方案四、方案五、方案六;对于( n_s=197.9)高比转速泵设计T7、T8、T9三种厚度翼型,得到三个离心泵方案:方案七、方案八、方案九。利用UGNX7.5建立离心泵的三维实体模型,运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数值计算,得到如下结论:1.增大叶片(翼型)进口段厚度型线曲率半径可以达到减弱叶片表面二次流的目的,这与Johnson所分析的一致。2.叶轮出口处尾流区的面积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射流-尾迹流动结构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减弱;叶轮出口处的尾流损失随叶片出口厚度的减小而减小,射流-尾迹流动结构随叶片出口厚度的减小而减弱。3 .比转速不同叶轮出口处的尾流区分布和射流-尾迹损失也不相同。( n_s=49.9)低比转速离心泵尾流区主要分布在出口流道中部偏向压力面侧,在靠近压力面侧形成小范围的射流-尾迹流动结构;( n_s=97.8、187.9)中高比转速离心泵尾流区主要分布叶片吸力面和后盖板相交处,在整个流道出口形成大范围的射流-尾迹流动结构。4.对于( n_s=49.9)低比转速离心泵,叶片厚度变化规律对泵扬程和效率影响较小,高效区随出口厚度的减薄向小流量点偏移;对于( n_s=97.8、187.9)中、高比转速离心泵,随着出口厚度的减薄扬程降低,效率提高。在小流量范围内叶片厚度变化规律对泵的扬程影响较大,在大流量范围内叶片厚度变化规律对泵的效率影响较大,高效区随出口厚度的减薄而变宽且向大流量点偏移。5.叶片出口段厚度减薄且叶片出口到最大厚度距离为45~55mm时离心叶轮的整体性能较佳。采用上述厚度方案的方案二、五、七整体性能优于同一比转速下的其他方案。6.对于( n_s=97.8)中比转速离心泵,方案四抗汽蚀性能最好,方案五次之,方案六抗汽蚀性能最差。叶片进口厚度型线越接近流线型泵的抗汽蚀性能越好,加大叶片进口段厚度型线曲率半径可以提高泵抗汽蚀性能。
其他文献
通过介绍建筑碳排放的物理基础和减排量计算方法,为建筑减排量精确计算提供了工具。同时明晰了低碳、零碳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定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零碳中心在不同气候环
企业对于财务风险和风险危机要有清醒的认识,企业要有监测风险的机制和应付化解的措施。惟有如此,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可通过规范内部制度,完善法人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个行业的发展速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亦是如此。近些年来,建筑电气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相关的安全规范也相继颁
从1980年代初至今,特里·伊格尔顿经历了长达30年的接受巴赫金理论的学术历程。从1981年的《沃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评》到1983年的《文学理论导论》是伊格尔顿接受巴赫
期刊
针对高压气动压力控制阀中膜片的工作特点及结构形式,提出采用逐次修正法设计膜片.给出了描述膜片力学特性的数学方程,对膜片进行了力学分析,讨论了膜片厚度和硬芯直径对膜片性能
通过研读明代园记中的描述文字并深入分析其中一个范例,对"台"这一传统建筑类型做了一定的探讨,尝试提炼出对现代建筑空间设计有价值的信息,阐释台在独特的空间感营造中所具
根据瑞枫公路改建工程第三合同ZK7+255~ZK7+310段路基由明挖路基施工改为隧道施工的实例,介绍了明挖改暗洞施工设计方案和施工控制要点,在总结该段浅埋、偏压隧道施工经验的
<正> 我厂的 DG35/39-2型燃油锅炉是东方锅炉厂生产的。每台炉有七个取样点,装有七个圆型蛇管取样冷却器。由于我厂位于水质硬度较高的地区,过去用工业水作为取样冷却介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