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其中一个主要的表现便是各地建筑的大批量建造,亦有对于城中村以及旧城区的拆迁改造。然而在轰轰烈烈的建设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建筑趋向于西化,对于建筑高度和建筑外形标新立异的追求大过于人们对于建筑内涵及使用功能的细致研究。随着“千城一面”现象的日益蔓延,使得人们逐渐意识到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中存在的形式主义、趋向西方化的问题,从而使得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建筑成为了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而在2012年,当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第一次授予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建筑师时,王澍使得人们的视线更多地聚焦在我国本土建筑之上,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中国建筑的未来在于一味的西方化还是在于对自身地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带着这个问题,本文以当代西安市已有居住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所蕴含的地域特征元素进行调查、研究及分析总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将居住建筑地域性设计的表达途径分为:“整体空间布局”、“建筑外观形态”和“材料与构造”三方面进行阐述。从社区总平规划、院落空间组织、园林景观整体布局的设计,到建筑单体外观形态的研究,再到建筑外立面装饰和景观用料的材质、颜色、细节构造以及建筑内部户型的各功能分区的面积配置、阳台飘窗等辅助构件的设置等;研究焦距一步一步从“整体布局”向“建筑单体”再向“用料和构造细节”拉近,这一研究思路也恰好与实际设计中的工作步骤相契合。同时,通过论文的表述也可以看出,其实这三方面无论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还是在产品最终体验的感受方面都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应该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设计。论文的总体内容架构可概述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对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等进行阐述;第二章对地域主义的相关概念、理论研究现状及国内外设计实践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国内居住建筑地域性设计研究的相关文献及优秀案例进行了综述;第三章阐述西安的自然气候条件和地域文化背景对当地建筑的影响,详细分析了西安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的演变因素,并对西安居住建筑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第四章首先对西安实地调研的相关项目进行汇总列表,并结合优秀项目案例对西安当代居住建筑中地域传统表达的设计实践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第五章在上文基础上,提炼归纳出西安居住建筑地域性设计的相关策略和原则,并展望当代居住建筑地域性设计的前景;在第六章结语部分进行论文整体的总结并书写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