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江苏苏南地区妇女贫血患病情况,分析营养状况及其它相关因素与贫血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缺铁性贫血防治措施提供依据。(2)分析贫血妇女与非贫血妇女在食物摄入种类、营养素摄入量以及膳食模式三方面的差别。(3)确切了解实际铁、维生素C摄入量与妇女贫血的关系。
方法:在江苏省苏南地区根据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和人口年龄分布的基础资料,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太仓、常州两地18~50周岁健康育龄妇女共计1100名,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等)和HB值测定。采用WHO对贫血的诊断标准,选择确诊缺铁性贫血的303例为病例组,并按年龄、职业、血红蛋白值进行1:1配对,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膳食信息采用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表的食物频率问卷调查询问研究对象2005年内的各类食物摄入频率和摄入量,根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编著的食物成份表计算营养素。调查对象实际铁和维生素C摄入量采用双份饭调查,收集调查者3日内所有的食物,登记,称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混合样品中铁和维生素C的含量,计算每个研究对象铁和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
结果:(1)在江苏苏南地区太仓、常州两地18~50周岁健康育龄妇女共计1100名调查中,根据WHO贫血诊断标准,两地成年女性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江苏苏南妇女膳食特点,以粮食谷类为主,大豆及制品略显不足,奶及制品、蔬菜类摄入不足,油脂类明显超过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量。(3)影响江苏苏南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发病的相关因素有:流产次数(OR=1.73,95%CI1.21~2.46)、体质指数、每日摄入蔬菜种类、维生素A、Fe、Cu的量。
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江苏苏南妇女贫血发生的危险性,可能与苏南妇女本身生理特性以及不合理的膳食习惯,也可能与慢性感染等有关,我们应针对这些可能相关因素,制定合理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