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水环境的不断恶化,农村和小城镇的生活污水处理需求将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然而我国有关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水平极低,适合我国国情的村镇生活污水治理技术的开发是我们所急需解决的问题。土地渗滤系统是处理分散源污水的常用方法,具有基建及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受气候影响小、几乎不消耗电力、不产生臭味、管理简单、不产生剩余污泥等优点,比较适合我国国情。该技术在国外应用比较广泛,在国内,由于技术等相关原因,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本论文是在分析赣州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基础上,参阅大量有关土地渗滤系统的资料,设计了合适的土地渗滤系统,并经过实验运行,分析实验数据,以探讨土地渗滤系统性能与机理。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设计运行土地渗滤系统。在三种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运行实验装置,结果是有机物COD、总磷和氨氮的出水浓度都较低,低于常规的土地渗滤系统出水设计浓度。但是出水中总氮的排放浓度远远低于出水浓度要求,而且总氮的去除率较低。其原因为,系统反硝化能力差,从而降低了总氮的去除率,致使总氮的排放量大于土地渗滤系统的排放要求。水力负荷在土壤承受范围内,系统去除有机物、总磷和氨氮的能力较高。出水硝氮浓度大于进水硝氮浓度,说明系统硝化能力强。2)土地渗滤系统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和稳定性。温度、气候对系统去除有机物能力影响较小。虽然随着水力负荷的降低,系统去除污染物的能力增强,但是在水力负荷较小时,有机物的去除率随水力负荷的影响较小。3)系统总氮的排放浓度过高、去除率较低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水力负荷过大,二是系统反硝化作用差,三是实验过程中未能利用植物吸收除氮的作用。主要是反硝化作用差。若要改进系统,应该从提高反硝化作用入手。4)土壤、煤渣及沙水力渗透性能大小依次为煤渣>沙>土壤。5)红壤沙分层的1#装置分别在水力负荷为3cm/d、5cm/d和10cm/d下运行时,出水COD的平均浓度低于20mg/L,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9%、94.7%和94.5%;出水氨氮的平均浓度低于10mg/L,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8.4%、70.9%和97.5%;出水总磷的平均浓度低于0.2mg/L,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4%、98.9%和91.6%;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0.1%、17.4%和9.5%。红壤煤渣分层的2#装置分别在水力负荷为3cm/d、5cm/d和10cm/d下运行时,出水COD的平均浓度低于15mg/L,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1%、98.4%和95.1%;出水氨氮的平均浓度低于5mg/L,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1%、72.1%和99.0%;出水总磷的平均浓度低于0.1mg/L,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5%、99.8%和98.4%;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6.7%、18.3%和10.5%。水力负荷的增加对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影响不明显,但会降低总氮的去除效果。总体来看,这三种水力负荷均能满足污水处理程度的要求。总之,利用土地渗滤系统处理我国村镇生活污水的前景比较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