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煤(催化)热解特性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P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缺乏,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其中80%以上的煤炭通过直接燃烧处理了,这样会造成煤的利用低和高污染,其中低变质煤包括低变质烟煤和褐煤,约占全国煤炭储量的50%,该煤种煤质优良,富含挥发分,具有低灰、低硫、高活性的特点,是中低温热解的理想煤种。本文主要针对低变质煤——新疆煤的中低温热解体系,开发煤热解催化剂,有效调控热解产物的组成与分布。利用热重-红外联用仪及自建的粉-粒流化床快速热解装置对新疆煤进行热解及催化热解特性研究以及对产物特性进行了分析。MCM-41分子筛通过水热合成法进行制备,改性催化剂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对催化剂通过XRD、FTIR、SEM、EDS、NH3-TPD、BET等手段进行表征。利用热重-红外联用仪(TG-FTIR)主要研究了不同气氛、不同分子筛、不同改性催化剂对新疆煤的热解特性研究,并进行动力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气氛下,在5%H2/N2气氛下热解使产物中C02、CH4、轻质芳烃化合物逸出量增加,氢气的加入有利于煤热解过程;分子筛13X和MCM-41对新疆煤的热解可以看出,13X对失重率有一定的提高,而MCM-41对失重率有一定的减少,两种分子筛催化剂均对热解产物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改性催化剂对热解的影响中,负载过渡金属Mo时,3.5%Mo/13X和3.5%Mo/MCM-41催化剂对热解效果较理想;而负载双金属Co-Mo时3.5%Co-15%Mo/13X和3.5%Co-15%Mo/MCM-41催化剂相比负载单金属Mo时效果好,对热解产物的组成与分布有促进作用;利用Coats-Redfern法进行动力学分析,可以发现,在加氢气氛、添加分子筛催化剂和改性催化剂下可以有效地降低新疆煤活泼热解段400-500℃的活化能,有利于煤的热解过程,其中3.5%Co-15%Mo/13X与3.5%Co-15%Mo/MCM-41催化剂对活化能的降低作用较好。粉-粒流化床快速热解实验对新疆煤进行热解及催化热解特性研究,在不同气氛、不同气体流速、不同热解终温以及改性催化剂为流化介质的条件下对新疆煤热解产物的分布与成分进行分析归纳。粉-粒流化床快速热解实验研究不同热解气氛、不同气体流速、不同热解温度及改性催化剂为流化介质的条件下对新疆煤热解产物的组成与分布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气氛下,加氢热解时焦油的收率略有提高,使BTX中苯的含量增加了56%;不同气体流速下,当气速为0.28 m/s时热解焦油收率达最大值;不同热解温度中,焦油收率先增大后减少,650℃时达最大值为8.03%,BTX收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催化热解实验中,3.5%Co-15%Mo/13X和3.5%Co-15%Mo/MCM-41催化剂为流化介质时,对比650℃新疆煤加氢热解,焦油收率分别增加了13.8%和16.2%,BTX收率分别增加了65.5%和83.5%,利用GC-MS对催化热解焦油组成进行分析可知,对轻质芳烃和稠环芳烃的生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见改性催化剂对焦油的轻质化有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研究历史是一个漫长的百家争鸣的历史。李四光教授生前曾致力于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其成果后来集于《中国第四纪冰川》(科学出版社)与《李四光全集》(第
人文贫困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衡量贫困时提出一个概念,人文贫困的核心是权利贫困和知识贫困。云南"直过民族"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一个最贫困、最弱势、最特殊的族群,不仅收入
物源体系分析是确定储层沉积的成因类型、空间展布与演化规律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古地貌、重矿物、岩屑成分和结构与地层倾角测井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分析,对琼东南盆地崖城
O2/CO2燃烧技术不仅能使分离收集CO2和处理SO2容易进行,还能减少NOx排放,是一种能够综合控制燃煤污染物排放的新型洁净燃烧技术。对O2/CO2燃烧技术开展的研究工作有重要意义
介绍了某变电站双母线接线母差保护电流回路异常情况,分析了不同运行方式下母差保护告警及可能动作情况,并提出了防范措施和整改建议。
通过分析云平台的基本特点与能效管理系统平台特性,提出了基于云平台的能效管理服务系统。介绍了应用云平台的能效管理服务系统的背景和意义,设计了云平台能效管理系统的框架
以重力资料为基础,结合其分析结果和区域地质构造现象,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在总结中国海陆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编制项目组和前人对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宏观特征研究成果基础上,将
本文在提出电荷平衡式A/D转换器通用等效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其相应传递函数,重点分析了非理想情况下定时及积分环节引起的非线性误差特点及其物理原因。然后从算法及测试方法方面提
属性权重的确定是多属性决策中的一个关键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赋权法。该方法同时考虑决策者对赋权方法的偏好及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