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推行融资性票据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l_cq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票据市场是货币市场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在货币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票据不仅具有汇兑、支付和结算的功能,而且具有信用和资金融通的功能。到目前为止,我国票据市场已经成为具有一定市场规模并发挥一定功能作用的重要货币市场。 融资性票据与真实性票据相对应,是指没有真实商品交易背景,纯粹以融资为目的的商业票据,是发育成熟的票据市场中一种重要的资金融通工具。实际上,在发达国家的货币市场中,票据的主要功能就是融资。 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票据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基本完善、票据专营机构开始出现、区域性票据市场逐步形成,这时候拓展融资性票据市场不仅有利于完善中央银行货币传导机制、解决人民银行监管成本过高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填补国内空缺、改善金融服务和促进金融业良性竞争。这些使得融资性票据在实践和理论上有了初步的可行性。 不过目前融资性票据在我国仍然面临很多的障碍,如真实票据原则的桎梏、缺乏做市商制度、市场缺乏相应的交易制度安排和没有相应信用评价体系等,因此必须主动为融资性票据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 本文在深入分析融资性票据的本质及其经济功能、风险的基础上,揭示出融资性票据与真实性票据的内在联系,对比美国等国家融资性票据市场的发展,初步探讨了我国目前融资性票据市场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如下主要措施:第一,建立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扩大票据市场规模。第二,拓宽票据经营范围,推动票据业务多元化发展。第三,成立票据市场中介机构。第四,放松利率管制,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第五,强化票据管理,防范票据风险。对于融资性票据,本文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融资性票据必将走上票据市场的前台,并将对中国票据市场的经营格局、经营模式和监管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其他文献
学位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WTO,这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的必然趋势。当然,作为一个经济还欠发达、国际竞争力还较弱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加入WTO无
离婚率的上升既有着深刻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也凸显了现阶段人们价值观的变化。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主要对中国离婚问题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了研究:(1)运用空间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