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起源于东南亚地区,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已知寄主达170种,其中大田作物28种,蔬菜32种,尤其对蔬菜危害严重。目前,国内关于甜菜夜蛾在葱田的为害已有报道,多见于一些基层植保部门在实际生产中对危害状况及药剂防效的简单描述。对在葱这一特殊寄主植物上,甜菜夜蛾的为害习性、为害特点,有效防治药剂,以及相关配套技术等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以重庆市四季葱(Allium fistulosum L. var. caespitosum Makino)葱田甜菜夜蛾为研究对象,从其为害习性,防治指标,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重庆地区葱田耕作制度及甜菜夜蛾生活习性 重庆地区栽培的葱品种主要分为火葱(Allium ascalonicum L.)和四季葱(Allium fistulosum L. var. caespitosum Makino),甜菜夜蛾主要危害四季葱。四季葱3~4月栽种,5月份分栽一次,6、7月再分栽1~2次。亩产:2500~3000公斤。施肥主要以农家肥为主。甜菜夜蛾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四季葱分栽期间。 葱田甜菜夜蛾幼虫孵化后向葱叶上部转移,集中在背光部位取食。孵化后第3~4d,也即幼虫2龄左右分散取食,出现钻蛀现象。食料充足情况下,幼虫驻留在葱管内活动。老龄幼虫主要在葱根部附近土壤中化蛹,也有躲在葱茎基部茎丛中化蛹的。羽化后成虫主要选择直立,粗壮的葱管产卵。 2 甜菜夜蛾测报技术研究 通过频振式诱虫灯诱集成蛾和田间幼虫发生量调查,确定重庆地区四季葱栽种期内有3次发蛾高峰和2次幼虫高峰。根据蛾量变化能够大致推测出田间幼虫的实际发生情况,但是,结果不够准确,只能是定性的。 通过解剖试验确定甜菜夜蛾雌性生殖系统发育的4个级别,同时记录相应的单雌产卵量变化规律。分析表明卵巢发育进度与产卵量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雌成蛾在第3级卵巢发育级别期间大量产卵,产卵量占其总产卵量的82.08%。 结合频振灯诱虫,卵巢解剖技术和当时温度下甜菜夜蛾发育历期理论,在田间发蛾高峰期内确认卵巢发育进度为3级的雌蛾50%出现的时间。此后6~7天即为最佳施药时间。 3 葱田甜菜夜蛾危害防治指标研究 通过笼罩接虫试验,研究了甜菜夜蛾单虫危害造成的葱经济产量损失率。根据成本收益分析,并且特别考虑到在一茬葱生长期内施药次数多于1次,平均为2.5次的实际情况,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