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宅基地一直实行无偿无期限的配置方式。这种制度设计不仅有违公平效率原则,而且还引发了一户多宅、宅基地闲置等一系列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对宅基地的使用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无疑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地尽其用。虽然现阶段我国有多个试点地区正在进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但由于制度的特殊性以及法律的滞后性,推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是故,本文拟从宅基地制度的历史变迁规律出发,运用实践探讨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的现实依据与实践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措施。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概述。文章对建国以后宅基地制度的历史变迁进行分析考察,总结了宅基地制度的变迁规律,以及宅基地无偿使用制度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内涵做了研究,并分析了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的现实意义,为后面的论述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是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的依据。文章从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法理基础和现实依据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农地权利体系和公平效率的角度分析了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其次,从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角度分析了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的现实依据。从而为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构建寻找理论落脚点。第三部分是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践现状及其问题。文章通过对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现有政策以及20世纪90年代和现阶段各试点地区的实践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不仅有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值得推广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合理的适用范围、科学的收费标准、多样的适用方式以及良好的资金管理方法等方面。而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自身的缺陷和配套制度的不完善两个方面。第四部分是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构建。文章从合法性原则、宅基地集体所有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方面分析了宅基地有偿制度在构建过程中应当坚持的一些基本原则。最后又从适用范围、收费标准、资金管理以及配套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全面构建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