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工作者对PBL教学模式普遍认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医学院校都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内,PBL教学模式多应用于临床教学,而基础教学应用相对较少,特别是基础实验教学中涉及更少。我们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在低年级学生化学实验课程中实行了PBL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模式,探索跨越PBL方法在基础课程和临床阶段之间障碍的途径与方法。本研究旨在从实施该方法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为基础医学教师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教学模式,同时为进一步推广PBL教学法提供依据。本研究将我校2004级和2005级346名五年制本科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模式,对照组采用单一传统教学法。对两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教学效果的调查,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构成比、标准差、t检验、x~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即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研究发现,P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导,通过提出问题、查找资料、寻找证据、小组讨论,进而寻求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为重学习过程、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不只是知识技术的讲授。实验组学生对PBL教学方法的评价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P<0.05)。主要表现在PBL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增强了师生互动。而传统教学法在课程目标清晰程度、知识系统程度、学生适应程度方面优于PBL教学法。通过本研究发现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有利于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具有综合能力的医学人才。但在现阶段,推广该模式还存在一定困难,研究同时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改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