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在肺动脉高压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肺动脉高压(PAH)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以肺血管高收缩性和血管重构为主要病理特征。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过度增殖是引起血管重构的病理基础。一氧化氮(NO)是最重要内源性血管舒张因子之一,在维持血管正常生理功能中起关键作用。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物,可抑制NOS活性,减少NO生成,被认为是一种新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体内ADMA主要由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水解代谢。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肺动脉高压时,DDAH表达下降,ADMA浓度上升,提示其可能参与PAH的形成。Rho激酶(ROCK)是影响VSMC收缩、增殖、迁移的重要激酶,在肺血管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ADMA能激活内皮细胞ROCK影响内皮细胞活力揭示ADMA与ROCK之间存在关联。因此,本实验旨在研究ADMA在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是否与激活ROCK途径有关。 方法: 1、动物实验 220g~250g的Sprague-Dawley大鼠,单次腹腔注射野百合碱(moncrotine,MCT,60mg/kg)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28d后在水合氯醛麻醉下,颈动脉插管取血,迅速开胸,分离心脏和肺脏。检测血浆ADMA(高效液相色谱,HPLC)、TGFβ1(ELISA)水平,分离心脏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称重计算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质量比。右肺中叶以4%多聚甲醛固定、切片、HE染色观察肺血管重构情况;提取右肺下叶组织总RNA,Real-time PCR检测DDAH2、ROCK1及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l(TGFβ1)mRNA水平。 2、细胞实验培养原代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以ADMA(3,10,30 μM)孵育24h,另有一组同时给予ADMA(30μM)和ROCK特异性抑制剂Y-27632(10μM)处理24 h。噻唑蓝比色(MTT)法和Luminescent分析法检测细胞增殖;Real-Time PCR检测细胞ROCKmRNA水平。 结果: 1、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形成,右心室肥厚明显,肺小动脉显著增厚;血浆ADMA浓度明显升高,与血管重构密切相关;肺组织中DDAH2表达显著下调,ROCK1表达显著增高。 2、ADMA(3,10 and 30μM)孵育PASMC 24h明显促进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同时给予ROCK特异性抑制剂Y-27632(10 μM)能抑制ADMA(30μM,24h)诱导的ROCK1mRNA水平的上调和VSMC增殖。 结论: 1、在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内源性ADMA水平增加可能是促进肺血管重构的重要因素。 2、ADMA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涉及ROCK信号转导途径。
其他文献
马甲子Paliurus ramosissimus (Lour.) Poir.系鼠李科铜钱属植物,又名铁篱笆、铜钱树。马甲子药材(叶)味苦,性平,能祛风散瘀,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痈疽。此外,经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证实其乙醇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方面的作用且疗效较好。化学成分预试验结果表明马甲子叶提取物中含有三萜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黄酮类等成分。相关文献报道所含的三萜类成分主要包括
10—去乙酰巴卡亭Ⅲ(10—deacetyl baccatinⅢ)是从红豆杉属植物(Taxus)短枝叶中分离、提取得到的一种紫杉烷二萜类化合物,是目前临床和科学研究用紫杉醇和多烯紫杉醇化学半合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