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管长度对柴油机废气涡轮发电系统性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ongno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动机燃料生成的总能量中约30%的能量随尾气排入空气中造成能量损失,发动机尾气具有高温、高压、高速的特点,蕴含有大量的热能、压能和动能,故发动机尾气中的排气能量具有很大的回收利用价值。以柴油机为基础构建的发动机废气涡轮发电系统可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本文根据发动机尾气的性质建立了排气能量计算模型,根据该模型以YND485Q型柴油发动机为基础,设计并搭建不同排气管长的柴油机废气涡轮发电系统实验台架。通过台架实验测量不同发动机工况和不同排气管长度下的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可得出排气管长对排气状态参数与排气能量的影响,以及排气能量在排气管内的沿程损失。另外,通过数据分析可得出排气管长对动力涡轮进、排出口温差和涡轮转速的影响,对动力涡轮输出功率和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以及对系统发电量的影响和废气涡轮发电系统发电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①排气管长度相同时,排气状态参数与排气能量均随发动机工况(转速和负荷)升高而升高;相同发动机工况下,均随排气管长度增加而降低,其中排气质量流量不随排气管长变化而变化。排气温度、排气流速、排气余热能和余动能在排气管内的下降速度主要受发动机负荷影响,排气压力和余压能在排气管内的下降速度主要受发动机转速影响。排气温度、排气压力、排气质量流量和排气流速在实验中的最大值分别为1168K、99.15kPa、0.0487kg/s和65.73m/s,最小值分别为357K、6.46kPa、0.0295kg/s和22.44m/s。排气能量中余热能含量最高,余压能次之,余动能最少,排气余热能、余压能、余动能和排气总能量的最大值分别为20.72kW、4.2893kW、0.0531kW和25.06kW。
  ②相同发动机工况下,排气能量损失随排气管增长而升高;相同排气管段内,排气能量损失随发动机工况升高而升高;排气管长相同时,排气能量损失随发动机工况升高而升高。排气管段内排气能量损失最大为15.255kW,最小为0.18kW;管长为408cm时排气能量损失最大为19.16kW,管长为260cm时排气能量损失最小为5.92kW。
  ③相同发动机工况下,涡轮进、排气口温差、涡轮转速和涡轮输出功率均随排气管增长而降低;排气管长度相同时,涡轮进、排气口温差、涡轮转速和涡轮输出功率均随发动机工况升高而升高。进、排气口温度差最大为49K,最小为3K;涡轮转速最高为17820r/min,最低为3648r/min;动力涡轮输出功率最高为2.17kW,最低为0.24kW。
  ④排气管长和发动机工况对动力涡轮能量转换效率与涡轮发电系统发电效率的影响一致。相同发动机工况下,动力涡轮能量转换效率和涡轮发电系统发电效率均随排气管增长而升高;排气管长度相同时,相同转速下动力涡轮能量转换效率和涡轮发电系统发电效率均随负荷增大而降低,相同负荷下随转速升高而升高。动力涡轮能量转换效率最高为27.53%,最低为16.05%;废气涡轮发电系统发电效率最大值为6.72%,最小值为1.02%。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在每个行业领域倡导绿色环保、智能化、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由于清洁、可再生、基本无污染等优点,水电在电力供应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但在中国目前水电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水电站偏远、工作条件艰苦、电站底层工作知识匮乏、电站管理系统多样、电站之间存在局限性局域性等。以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横向课题项目为背景,以在运行的东方电气集团水电站水轮机设备作为
学位
临床诊断决策依赖于推理等复杂的感知和认知活动:医生首先提出有病假设,然后通过观察影像等信息验证假设;经过多轮推理,在充分消除信息非确定性的基础上,形成最终的诊断结论。相较于目前应用于辅助诊断决策的计算机视觉算法,尽管它们能充分挖掘影像特征和诊断结论之间的映射关系,却还无法像医生一样处理影像中的非确定性信息,进而无法“充分”融入到基于推理的诊断工作流程中。  围绕医生如何消除影像信息非确定性的感知和
基于现代神经网络的煤炭质量数据分析与预测是采用神经网络结合深度学习的方法对煤质数据的发热量及销量进行分析和预测,以期达到对煤矿生产经营活动的辅助指导作用。  煤质化验是煤矿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煤炭的发热量是销售过程中标定价格的重要指标以及区分煤炭用途的决定性条件。煤矿在生产经营中采用煤质化验方法,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测定煤炭的发热量及其它指标来深刻准确的了解煤炭的组成,从而指导煤炭的开采
学位
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是一种全新工程建造理念,目前在3D打印混凝土材料开发,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方面已取得较为系统的成果。但作为一种新型建造技术,3D打印工艺与传统混凝土配筋增强方式的兼容性研究尚且鲜有涉及。无论是传统混凝土还是3D打印混凝土,均有压强拉弱,脆性破坏的特征,难以独立建造结构。FRP筋是一种新型结构增强材料,其中玄武岩纤维筋(BFRP)取材天然,成本低廉,轻质高强,耐腐蚀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frameworks)是由无机金属中心与有机配体组成。MOFs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可调、孔容适中和孔隙率高等优势,适合作电化学传感器材料。但是MOFs材料本身导电性差,虽然对一部分物质有催化作用,但是产生的电化学信号较弱,这个缺点限制了MOFs的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引入高导电物质可以改善这一缺点。本文以不同的MOFs为基体,通过引入乙炔黑、金纳
微通道反应器是一种重要的新兴化工过程强化方式,与传统反应器相比,其内部特征尺寸较小,使热质传递性能增加、系统体积减小,且气-液/液-液等多相过程与传统模式有较大不同,可表现出其独特性。依据操作模式,微通道反应器可视为一类微管式反应器,可通过数增模式实现产能增加,与传统尺度放大相比,放大难度降低。因此,本文以醇胺水溶液吸收CO2为模型体系,开展了微反应器内气-液化学吸收过程的动态传质特性研究,及微通
近年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结构呈现新的特点,道路交通荷载与交通流量与日俱增,使得高速公路早期损坏日趋严重,道路服役性能急剧下降,频繁的养护、改建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给交通带来极大不便。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全厚式沥青路面结构是解决现有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随着重载、渠化交通的快速增多,全厚式沥青路面也表现出整体强度不足,易产生结构性变形等缺陷,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与全厚式
沥青性能的优劣对混合料的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向沥青中加合适的改性剂,对沥青及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及抗老化性能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高海拔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冬季时间长、温度低、紫外线强、温差大及冻融循环严重等特点,路面容易出现低温开裂等病害,特殊的地区因其独特的气候,对道路材料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性能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来进行道路的铺筑。故本文旨在制备一种高性能的复合改性沥青,来适应高海拔地
学位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突飞猛进,一些偏远山区或乡镇的公路照明设施还不完善,导致夜间行车环境不佳,影响行车安全。长余辉发光材料作为一种储能环保材料被逐渐应用于夜间照明,然而因其发光亮度低,衰减较快而限制了其应用。本文制备了一种具有高余辉性能的SrAl2O4:Eu2+,Dy3+长余辉材料,并以此为发光颜料,引入含氟树脂基料,制备具高耐久性和高发光性能的发光标线涂料应用于路面,使其兼并夜光指示和警示功能,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道路网络交通流越来越复杂,使得路网交通状态不但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还会受到空间因素的相互影响。智能检测技术的成熟以及在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交通系统提供了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的交通数据,融合处理多源海量数据能为交通状态指数分析和交通流精细化管控提供更全面的交通信息。由于传统基于先验知识和数学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存在参数复杂、假设过多等弊端,因此采用数据驱动的智能算法对多源海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