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直以来都在我国在经济体制的研讨方面受到广泛的关注,并且也是国家的经济体制全局改革的关键。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概念最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被提出,从那时开始,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的政策法规也不断确立,放宽条件至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等非国家所有的资本,都可以进入国企的相关革新和改制。在2013年底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尤其混合所有制改革上已经在向更加深远的方向发展。在此之前的国企改革尤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由于种种原因,国企的股权结构和经营绩效都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严重,股权结构调整中伴随国有资产流失、国企亏损严重、财务风险高、资产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伴随着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不论是央企还是全国各地的地方性国企都在加入此番“混改”浪潮中,并且纷纷做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或者时间规划表。新的一轮“混改”在较短的时间里从“概念期”迈向了“实操期”。根据国企所属行业和自身战略发展的需要,各企业主要采用增资扩股、产权转让、整体上市和员工持股等路径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得“云南白药”这一古老的中药配方驰名中外的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但是我国在医疗药品行业中的制造榜样与老字号企业,而且在众多国企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享誉全国的省重点国企。当前医药行业已进入价值再造、格局变动和产业重构的关键期,云南白药为了改善近年来股权集中度过高、经营不善等问题,都在推动混合所有制的建立和革新。2016年末,云南白药第一大股东云南白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选择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民营企业新华都集团254亿元人民币资金。通过这次混合所有制改革,云南白药集团的股权分布产生了巨大的变迁,从以前的云南省国有资源委员会全权控股,转变成为云南省国资委和新华都两大集团各自占有一半股权的股权结构形式。本文以该事件为研究核心,基于短时间的市场反应和较长期的财务业绩两个方面研究,从而深入挖掘本次“混改”对云南白药集团的经营和发展会造成的效果及影响。对于短期市场反应的衡量,本文采用了学术界常用的事件研究法,求出估计期内云南白药股票实际日收益率和市场收益率的线性相关关系。云南白药混合所有制改革事件进行的前后20天属于窗口期,将云南白药股票的每日实际收益率以及通过回归方程核算出的每天预收益率相减,得出累计超额收益率(CAR)值。结论是CAR值有明显上升趋势,说明市场投资者对云南白药本次股权结构改革持乐观态度。长期财务绩效的衡量则选择了与云南白药背景体量和背景相似的中国医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作对比。基于和中国医药在对比盈利水平、偿还债务的水平、运营水平以及未来发展等财务指标后可以推断,云南白药集团在长时间的财务业绩上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进而得出本次股权结构改革对云南白药未来长期的财务绩效有积极正面影响的结论。通过云南白药的成功案例,本文认为国企应该顺应国家方针政策的安排,结合自身需求和发展需要,选择适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的路径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有效促进公司的业绩水平提高,同时达到优化股权架构的目标。文末,对于“混改”在今后发展的重点方面,笔者对未来可能具有领先发展态势的企业所属行业和对国企“混改”的调研方向性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